“負利率”時代: 樓市能否再迎狂歡?
2015年的中國經濟,實體低迷,GDP增速下降,股市高位跌落,而樓市表現呈回暖之勢。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從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1.7%,為自2014年9月份以來首次轉正;這也是最近16個月來,首次出現半數城市房價上漲。
面對全國樓市總體止跌企穩,業內專家認為除了房地產調控6年來最大的寬松政策出臺,以及不斷的降準降息帶來的“負利率”時代的來臨,房地產保值增值功能彰顯。但與前四次“負利率”所不同的是,當前的樓市并非整體向好,而僅限于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絕大部分三四線樓市在泥潭中苦苦掙扎。
其一,自去年9.30、今年3.30新政之后,8月31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又聯合發文,自9月1日起,公積金貸款二套房首付降至兩成,至此,已實施近5年的限購政策,在絕大部分城市已經取消,樓市“限貸”也已全面放開。
同時,8月28日,住建部、商務部等六部委也出臺新規松綁“限外”,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外資投資房地產和購房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過去十年來,政府對境外人士在國內購房限制的首次松動。
而筆者認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大,房地產投資的驟降,使得政府部門已經完全摒棄了對樓市持續多年的“調控”和“抑制”投機的態度,而是以“穩增長”、“扶持”、“去庫存”的意圖所取代。
其二,貨幣政策全面寬松,負利率時代已經到來。“負利率”,是指一年期存款利率低于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經歷過4次負利率時期,分別是1992年10月~1995年11月、2003年11月~2005年3月、2006年12月~2008年10月、2010年2月~2012年3月。
在上述4次負利率期間,房地產都表現為價格大幅上漲,每次的漲幅在12.8%-60%之間。而今年以來,央行三次降息降準,目前1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75%,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因鮮菜、豬肉價格大幅上漲,8月CPI同比上漲2.0%,居民存款實際負利率出現,我國再次進入負利率時代,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2009年以來最寬松的環境。
從全國來看,6月中旬以來,在股市下跌的同時,房價整體呈現微漲之勢。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從上月下降0.4%轉為上漲1.7%。現在很多民眾在擔心,這次負利率,房價還會大漲嗎?
目前國內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嚴重。一方面,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份數據,前十大城市中,只有一半房價上漲。其中,上海房價同比上漲9.9%,均價為35405元/平方米,北京房價同比上漲3.25%,均價為33784元/平方米,而深圳房價已同比上漲26.38%,均價達38000元/平方米!一線城市房價本身就有泡沫,現在把泡沫又進一步加推。
另一方面,廣州、杭州8月份房價同比均跌逾5%,均價分別為17000、16000元/平方米;重慶房價同比跌幅更達8%,均價僅為7000元/平方米。所以,整體的三四線城市因為庫存絕對值過高,即使政策和信貸多重刺激,出現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
筆者認為,從房產商的角度來說,盡管負利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房地產投資,但目前全國整體房價并不具備大幅漲價的基礎。從全國市場來看,整體的庫存壓力仍在加大。據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62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去庫存進度緩慢。目前全國還有6億多平方米的庫存,開發商的房子不敢隨便漲價,因為還有大量庫存,只有少量的開發商剩尾盤的時候猛漲價。
現在的狀況是,絕大多數二三線城市房價因庫存原因,根本漲不上去,所以也沒有像過去幾次“負利率”周期那樣“抗通脹“的潛質,而像深圳、北京、上海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因其庫存積壓較小,近期上漲速度較快,那是否值得投資者去購買呢?筆者建議大家,不要對一線城市房地產上升空間有太大想像。
首先,一線城市房價泡沫過大,近期的上漲主要購買力是投機性需求,所以不可持續。9月上旬北京新建純商品住宅成交2421套,比上月同期下跌37.6%。北京樓市隱憂凸顯,目前代表市場主流需求的改善型購房人群,他們因高房價因素既買不起豪宅,也享受不到公積金貸款的優惠。故未來一線的成交或仍將下滑,而這將影響房價表現。鑒于一線城市民眾現在根本買不起商品房,所以房價越高,購買力就越是衰減。
再者,只有外來人口的不斷涌入,并且有足夠經濟實力買房置業,一線城市的房價才能長期維持高增長。即使在北京,由于公共資源和城市配套設施等與人口增長間的矛盾日益顯現,北京人口流入已呈放緩態勢。其中,人口增速已從2011年的2.9%降至2014年的1.7%,達“十二五”以來的最低水平。
克而瑞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指出,北京等一線城市人口流入的放緩將抑制房價上漲空間。隨著北京等一線城市人口流入進一步放緩,其房價繼續上漲的空間也非常狹小。而筆者認為,隨著一線城市的公共資源、基礎設施與人口增長矛盾突出,以及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使一線城市對外來人口(特別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正在呈現下降趨勢。
最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趨于老化將直接影響未來的住房市場。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不論是哪一類城市,15歲以下人口占比均顯著減少,而1-4歲年齡段占比更是急劇降低。按時間推算,這正是計劃生育后第一批獨生子女(80后)的孩子。人口年齡結構老化將直接影響未來住房是市場需求,不論一二三線城市都將面臨這個問題,那些仍然可以吸引外來人口流入的發達城市受影響相對較小,而人口流出的城市將會雪上加霜。
同時,這些年來隨著住房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市民的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未來居民繼續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已經遠不如前些年那樣的迫切。從2000年到2010年,全國人均住房面積增長了72%,分地區來看,最低的省份(直轄市)的人均住房面積增幅也達到40%。
從前幾次,負利率周期都會將房價推上一個新臺階,但是這一次負利率周期要想使房價快速上升已不太容易。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去庫存仍然是開發商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要面對的課題。而在一線城市,由于房價均價不斷攀升至3-4萬,遠遠背離當地居民的購買力,又鑒于一線城市人口導入趨勢正在放緩、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上升、市民住房需求整體已有較多改善,所以僅靠需求端的力量也很難將高房價繼續推上去。綜合現在的房價來看,即使出現負利率也難使其價格出現飛漲的局面。
文中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設計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11e8e38cc0904bc0.html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微利時代房企醞釀漲價 房地產行業趨勢分 |
股市震蕩房地產投資趨熱 樓市金九銀十可 |
萬科回應天津爆炸波及住宅小區 房地產行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