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該換帥了?
作者|畢安娣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當退居幕后多年的創始人出面解釋的時候,谷歌的危機昭然若揭了。
當地時間3月2日,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現身美國加州“AGI之家”,對谷歌旗下大模型Gemini做出評論:“我們在圖像生成方面搞砸得很徹底,我認為這主要由于沒有進行徹底的測試。”
身著彩色外套的謝爾蓋已經50歲,胡子花白。26年前,他與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車庫里成立谷歌,2019年,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接替二人,在已是谷歌CEO的同時成為谷歌母公司Alpgabet的CEO。
2023年,ChatGPT掀起AI浪潮,谷歌被內外質疑“反應遲緩”,布林被傳已經回到谷歌,直接參與Gemini研發,每周有三到四天在辦公室和研究院一起工作,還會親自寫代碼。但論直接露面實屬罕見,更不要說承認谷歌“搞砸了”。
過去的一個月,谷歌在AI競技場上化身“勞模”,大模型五連發。其中包括更新Gemini,推出付費訂閱版本的Gemini Advanced(1.0 Ultra),發布Gemini 1.5 Pro和開源模型Gemma,以及提交“世界模型”Genie的論文。
但更頻繁的出擊引來了更大的麻煩。
更新后的Gemini支持文生圖功能,但用戶很快就發現其似乎“有意”避免生成白人圖像,不管是美國開國元勛還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到了Gemini這兒都得是黑人。
輿論持續發酵,對Gemini“反白人”的指控蔓延開來。谷歌緊急叫停其文生圖功能,但討論仍在繼續。谷歌高管公開就此事道歉,CEO皮查伊則給員工發內部信,表示公司將進行“結構性改革”。
向前追溯,谷歌Gemini此番翻車不算偶發事件。去年谷歌發布Bard時,演示視頻中Bard的回答出現事實錯誤。作為谷歌在ChatGPT后打出的第一拳,這個失誤讓公司一夜之間蒸發市值1000億美元。
在爭議之中,谷歌的股價一周跌去4%,而外界不僅質疑谷歌的結構性問題,也質疑皮查伊逆風作戰的能力,并開始呼吁皮查伊下臺、谷歌換將。
向外打出的AI組合拳,還沒打到對手身上,就已經打了谷歌自己的“七寸”。
一
Gemini此次的翻車事件并不復雜。
用戶發現,不管是鍵入教皇、維京人、1978年美國開國元勛、第一位女性總統、中世紀英格蘭英國國王,Gemini都要么直接吐出黑人圖像,要么在吐出的多張圖片里最多夾一張白人面孔。當然,最離譜的還要數Gemini輸出的馬斯克圖像——不用說也能猜得到——膚色也直逼馬丁·路德金。
頻頻與現實叫板,和事實相悖,Gemini對少數族裔已經不能算是偏好,而是一種偏執。網友辣評:在瓦坎達(電影《黑豹》中的隱形城市),Gemini的意思是上帝的小天使。
近幾年美國原本就對于“覺醒文化(Woke)”爭議頗多,Gemini登時被指責“反白人”。馬斯克也在自家社交媒體上轉發相關帖子,并直言:“病毒式的覺醒思維正在摧毀西方文明。”
爭議發酵之后,谷歌很快將Gemini的文生圖功能關閉,并在社交平臺X上發表聲明,稱Gemini在一些歷史圖像生成中存在不準確之處,其正在努力解決這一問題。其后,谷歌高級副總裁普拉巴卡爾·拉加萬(Prabhakar Raghavan)也就此事道歉。
這對谷歌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去年谷歌發布ChatGPT競品Bard,但這個產品反響平平。在那之后,谷歌終結DeepMind長達9年的內部獨立,將其與谷歌大腦(Google Brain)合并,成為一個新的部門谷歌DeepMind。而Gemini,自那時起就已經被谷歌當做“下一件大事”。不僅對外宣傳,在內部的優先級也很高,正如前文所提及的,谷歌創始人布林也重出江湖,走上Gemini的前線。
去年年底,Gemini發布,谷歌大模型提速。今年2月,谷歌連發5招,更新Gemini、發布新模型。其中Gemini加入了文生圖,新發布的Gemini 1.5 Pro系列最高可支持百萬級Token,被看作GPT-5——而非GPT4——的對手。除此之外,谷歌還發布了開源模型Gemma,并且發布了一篇“世界模型”Genie的論文。
但谷歌遇到了兩件囧事,一是在Gemni 1.5 Pro發布的當天,OpenAI突然亮出文生視頻Sora,搶走了谷歌的風頭。二是接踵而至的Gemini“反白人”爭議,讓谷歌輿論翻車。谷歌的遭遇,像極了中國的音樂人“汪峰”,一邊當勞模,一邊被群嘲。
發布的產品翻車并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谷歌總是翻車,在去年Bard發布時,人們發現其演示視頻中有明顯的事實錯誤,將一張太陽系外行星照片的望遠鏡張冠李戴。
最糟糕的是,在頻繁發布新品,頻繁翻車的情況下,作為行業巨頭的谷歌的內部問題愈發凸顯。
二
大動作接二連三,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在谷歌宣布關閉Gemini文生圖像功能幾天后,谷歌云計算CEO托馬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在X上發布了一系列消息。但與Gemini的爭議無關,庫里安向大家宣布將推出新的大模型服務Gemini Business,將替代原來Workspace Enterprise的Duet AI。
一位網友諷刺道:托馬斯您好!我可以用谷歌錢包(Google Wallet)里的谷歌支付(Google Pay)付錢嗎?前身是安卓支付(Android Pay),在之前被稱作谷歌錢包。如果不行的話,我們可以通個電話討論一下支付事宜。我會發給你一個谷歌會議(Google Meet)鏈接,就是那個被稱作Google Chat的,在那之前叫Duo。Duo取代了Allo,Allo取代了Hangouts。哦對了,Hangouts之前是+hangouts,取代了Talk and Voice。
不幸的是,這一長段諷刺沒有一個字是假話。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用一個產品替代另一個,有時候還會將不同產品合并,這種事谷歌沒少干。
這次谷歌在大模型上的各種產品,不光讓外界眼花繚亂,也讓員工頭大。有員工給Business Insider爆料了內部梗圖,比如偏頭痛痛在前額,高血壓痛在腦后,“試圖理解我們的AI模型戰略”痛在整顆腦袋。
組織失調的問題在谷歌內部仍然十分普遍。產品的混亂和產品翻車,是這個問題的最終體現。
BigTechnology創始人亞歷克斯·坎特羅維茨(Alex Kanthrowitz)猜測,Gemini輸出圖像時注重人種多樣性,“幾乎可以肯定”是因為谷歌研究人員為了引導Gemini添加了某種提示詞。而現在谷歌手忙腳亂,則是因為即便是谷歌信任與安全團隊的員工也不知道是什么詞導致了這一結果,這也反映出谷歌在某些方面缺乏問責制。
一名谷歌信任與安全團隊的員工表示:“在這里,從組織上來說,不可能了解和指出誰在場、誰負責什么。”“也許是設計好的,這樣就沒有人因為失敗而惹上麻煩。”
皮查伊在Gemini“反白人”事件后發表備忘錄,稱Gemini的錯誤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并將采取一系列明確的行動。其中“結構性變革”被首先提及,排在更新產品指引、改進發布流程、強大的評估之前。
即便如此,仍有人覺得谷歌的問題沒那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換掉一個領導或者合并兩個團隊可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時間拉回到一年前,微軟宣布推出集成GPT的新版必應(Bing),彼時公司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宣稱要摧毀谷歌在搜索領域的高利潤率,在一次采訪中說:“我非常敬佩谷歌和他們所做的一切,但我想讓人們知道,是我們讓他們跳舞。”
AI競賽讓谷歌被迫加快腳步,但大象起舞,扭了腳踝。
三
皮查伊的“結構性變革”會是怎樣的,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外界給出了更加激進的、皮查伊八成不會喜歡的選項:谷歌高層換血,皮查伊下臺。
分析師本·湯姆森(Ben Thompon)此前曾指責谷歌在AI競賽中過于膽怯,但現在他覺得谷歌的組合拳糟透了:“如果膽怯是動機,那么可以肯定地說,谷歌的Gemini完全是適得其反。”
在他看來,Gemini需要關閉的不僅是文生圖像功能,其文本生成本身也一樣差勁。他舉例稱,當有人問及“馬斯克和希特勒誰更糟糕”,即便馬斯克做過不少瘋事,這也本該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但Gemini卻閃爍其詞地說“很難說誰對社會產生了更大的負面影響”。
湯姆森進而提出,谷歌需要一場變革,“把那些任由前者胡作非為的人趕走,包括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查伊。”
此外,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馬克·什穆利克在今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也反復討論谷歌高層是否應該進行重組:“最近的事件只會進一步引發質疑,即這個管理團隊是否適合谷歌進入下一個時代。”
同行也加入了討論行列。Helios Capital的創始人薩米爾·阿羅拉(Samir Arora)猜測“他(皮查伊)將被解雇或辭職,這是他應該做的。”
Perplexity AI CEO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則指出提到可能的候選人,比如納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曾擔任GitHun的CEO,還是Midjourney的顧問,在技術領域有豐富的經歷。
皮查伊在2015年和2019年分別被任命為谷歌和Alphabet的CEO,事實證明他在“和平時期”是一名出色的CEO。多年來,他以高效和穩健的行事風格,保護谷歌珍貴的搜索業務,并與監管機構積極來往。在他的任期內,谷歌市值從4000億美元增長到1.7萬億美元。
但“和平時期”已經過去,AI浪潮帶來千模大戰,硝煙四起。而谷歌展現出的舞姿實在不算優美。在逆風而行時,皮查伊是否展現了足夠的領導力?這是外界的質疑所在。
跳舞的大象正在踉蹌,象背上的人也在跟著搖晃。大象會摔倒嗎?騎象人會跌落嗎?只有等著看了。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需開白請加小編微信:FrenchToastW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畢安娣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