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Shop逆襲Lazada,東南亞電商遇變
作者|林曦 來源|新熵
悄悄地,TikTok電商在東南亞做大了
入局三年多,TikTok Shop已經成為東南亞主要的電商平臺之一,市場份額直逼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Lazada。外媒更是直言,TikTok的電商業務超越Lazada,成為東盟地區第二大玩家。
日前,新加坡的墨騰創投(Momentum Works)發布了《2024年東南亞電商報告》,TikTok Shop的商品交易總額 (GMV) 從2022年的44億美元增長了近4倍,達到去年的163億美元,增長率是該地區中最快的。
報告稱,2023年東南亞8大主流電商平臺的總GMV升至11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Shopee以48%的份額保持領先地位,其次Lazada占16.4%,TikTok和Tokopedia各占14.2%。
“加上印尼的Tokopedia(TikTok去年持有其多數股權),TikTok的電子商務平臺超越Lazada,成為東盟地區第二大玩家,截至去年的市場份額估計為28.4%。”
2015年的時候,Shopee剛剛在東南亞成立,而Lazada是東南亞第一大電商平臺。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在下載量、月活躍用戶數量以及用戶留存率等數據上,Shopee都獲得冠軍。而2020年,Shopee就以354億美元GMV拿下東南亞57%的市場規模,此后Lazada一直屈居第二。
沒想到,2021年從印尼市場小步進入東南亞的TikTok Shop,漸漸后來居上。經歷了2022年的野蠻生長,2023年的政策危機,TikTok Shop慢慢地在東南亞站穩腳跟,Lazada等電商平臺的地位逐漸被擠占。
01
墨騰創投創始人兼CEO李江玕表示,TikTok已成為東南亞“非常重要的玩家”,該公司已承諾在東南亞投資數十億美元,“今年,根據他們與Tokopedia的整合情況,他們很有可能成為印尼的第一大玩家。”
TikTok Shop最早于2021年2月上線了英國和印尼,2021年創造電商GMV約10億美元,而印尼市場就貢獻了70%的銷量。印尼這一站的試水成功,令其在東南亞大膽踏步。
2022年上半年,TikTok Shop陸續進入了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當年6月布局了東南亞6國。有數據顯示,2022年,TikTok在東南亞的電商GMV增長逾3倍,達到44億美元。
跟國內抖音電商異曲同工,TikTok Shop在東南亞市場也是走“興趣電商”路線,主要以短視頻帶貨為主,2022年下半年直播帶貨也漸漸興起。
根據新熵了解,大批來自Shopee和Lazada的跨境電商賣家,在2022年進入TikTok Shop搶占新興平臺的紅利。TikTok Shop初期不收取商家傭金,同時給予消費者很多補貼,如免郵費、優惠券、滿減券等。
與此同時,從中國去東南亞的創業團隊,以及本地的中小企業,瞄準TikTok Shop直播帶貨的新業務,迅速組建起大大小小數百上千家MCN機構,招募當地年輕女性、男性,從零開始培養帶貨主播,希望重現中國直播帶貨的銷售神話。
2022年,TikTok Shop在東南亞開放招商的品類不多,商品數量也不多,很多賣家用店群、鋪貨等方式來搶第一波平臺流量。這些賣家本就經營著Shopee和Lazada店鋪,有東南亞運營經驗或供應貨盤,直接在TikTok Shop上架“無貨源”商品,他們就能進行快速銷售。
有東南亞跨境賣家告訴新熵,2022年,基于菲律賓、馬來西亞市場,他在TikTok Shop上開了幾百家小店,每家店上幾千個產品。剛開始幾個月,流量極好,每個小店每天出幾百單,“有當地企業執照、信息,就可以無限開店。新平臺剛上線,一般都允許鋪店群,因為缺產品,要靠店群來鋪品。”
這種草莽階段,持續了大概半年,一波賣家賺到了不少利潤。但同期,投入做直播帶貨的賣家和MCN機構并不順利,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一方面東南亞直播購物的氛圍并沒有培養起來,無法形成較大的場觀和GMV,另一方面傳統平臺賣家不了解社交電商玩法,打爆品都靠“運氣”,銷量處于不穩定狀態,難以保證盈利。
渡過了混亂的2022年,盡管最終沒有實現200億美元的GMV目標,2023年也是TikTok Shop在東南亞的爆發之年。
2023年2月,TikTok Shop放出大招,正式在東南亞啟動了商城業務,完成了貨架電商與社交電商的“雙劍合璧”。此舉一出,在“貨找人”的既有模式外,TikTok Shop也打通了“人找貨”的閉環,降低了更多跨境賣家入場的門檻。
在東南亞第三大電商市場越南中,2023年上半年,雖然不及Shopee,TikTok Shop以16.3萬億越南盾的份額躍居第二,Lazada跌至第三位。
這一成績持續保持,根據上述墨騰創投報告,2023年全年,TikTok Shop在越南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4%,而Lazada的市場份額則降至14%。到了2024年上半年,TikTok Shop越南站的收入同比去年上半年增長了約40%,達到27.7萬億越南盾。
上個月,TikTok Shop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東南亞跨境動銷商品數同比增長超19倍,跨境商家數增幅近5倍。
這一年,TikTok Shop在東南亞市場勢如破竹,但也遭受了政策阻力,尤其是在第一大電商市場印尼。
2023年9月27日,印尼貿易部正式公布經修訂的《2023年第31號貿易部長令》,規定社交媒體不得作為商品的銷售平臺。幾天后,TikTok Shop印尼站宣布正式關閉。
但兩個月后,事情就出現轉機。2023年12月,TikTok與印尼GoTo集團達成的電商戰略合作協議,TikTok與印尼本土電商平臺Tokopedia合并為PT Tokopedia,TikTok以8.4億美元收購了Tokopedia的75.01%股份,該交易于2024年1月31日完成。
就在這兩三個月中,TikTok Shop印尼站“出逃”了一批賣家。根據FastMoss的數據顯示,印尼是TikTok Shop在東南亞的最大市場。印尼市場在TikTok Shop東南亞大盤中占據了60%的銷售份額。
盡管經歷了風波,TikTok得以重啟在印尼的電商業務,甚至以“鈔能力”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根據上述墨騰創投報告,TikTok和Tokopedia在印尼的市場份額已增長至39%,僅次于 Shopee的40%。
2023年,TikTok Shop在東南亞創造了數倍增長,163億美元的GMV不及其200億美元預期,但比起2022年44億美元,增速驚人。
02
顯然,TikTok Shop已經在主要市場逼近和超過Lazada的市場份額,甚至對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造成威脅。
不同于傳統貨架電商平臺,TikTok Shop植根于TikTok這個短視頻社交平臺,在電商業務未上線之前,TikTok就已經在東南亞擁有廣大用戶。電商業務最重要的因素如用戶規模、活躍用戶數,TikTok具備優勢,也即占有流量。
過去5年,東南亞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其人口結構更是高度年輕化。東南亞地區有近7億人口,其中30歲以下占比超過50%;預計到2030年,“千禧一代”和“Z世代”將占東盟消費者的75%。
這些年輕用戶,幾乎都被TikTok所擁有。TikTok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TikTok在東南亞的月活躍用戶總數達到3.25億,其中1500萬是企業用戶。
FastMoss《2023年度TikTok生態發展白皮書》顯示,TikTok在東南亞主要國家的用戶滲透率都超過50%。
圖源:FastMoss《2023年度TikTok生態發展白皮書》
龐大的年輕用戶群,支持TikTok的電商業務在東南亞實現規模增長,尤其是過去一年,社交電商的模式發揮了優勢,直播電商成為東南亞消費者新的網購渠道。
在東南亞,Milieu Insight的調研報告顯示,82%的受訪者進入過直播間,其中每周至少逛一次直播間的用戶達到48%,曾經在直播間下單購物的比例達到63%。
東南亞的直播生態發展較快。Omise數據顯示,2021年東南亞直播電商GMV年增長率達306%,預計2023年東南亞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0億美元。
短視頻、直播、櫥窗、商城,TikTok Shop的組合拳在東南亞發力,完成“人、貨、場”的搭建。短視頻進行內容營銷,直播激發購物者沖動購物需求,商城沉淀出產品超市,TikTok Shop實現了“看視頻-種草-下單”的無縫銜接。
此外,非常關鍵的,作為新興平臺,TikTok Shop在營銷方面的投入遠超競爭對手。有分析師預估,TikTok Shop每年的激勵措施花費在6億至8億美元之間。這些投入不僅用于傳統的廣告投放,還包括對商家和KOL的補貼,以及各種促銷活動,給予消費者大額優惠券等,有效刺激了平臺的交易量和用戶增長。
2024年,TikTok Shop還在東南亞加大了本地化投入。例如,其在越南、泰國和印尼等重點市場增設了運營中心,并與當地知名KOL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本地文化的營銷活動。
Cube Asia的相關調查顯示,在TikTok Shop購物的印尼、泰國和菲律賓消費者,會減少在Shopee(-51%)、Lazada(-45%)和線下(-38%)的支出。
后起之秀TikTok Shop,在過去一年,繼續重塑東南亞的電商格局。
03
曾經,Lazada是東南亞電商市場的主要領導者之一,如今,其地位已經被Shopee和TikTok Shop先后趕超、雙面夾擊。
Lazada于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2016年被阿里以10億美元收購,是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的重要平臺之一。
阿里非常重視這一平臺,并持續注資。5月22日,根據Alternatives.pe提供的數據,阿里向Lazada再次注資2.3億美元。至今,阿里巴巴已累計向Lazada投資10次,總計約77億美元。
根據最新財報,2024年第一季度,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5%,旗下零售平臺整體訂單量同比增長20%,絕大部分來源于速賣通Choice業務的增長。財報里也提及了Lazada,“Lazada繼續提升運營效率,2024年一季度Lazada每單虧損同比明顯收窄。”
寄予厚望,但Lazada發展似乎不夠理想,如今已經被TikTok Shop擠占了市場份額。
此前,Lazada在東南亞的本地化進程緩慢,尤其是2018年起,先后換過4任CEO,平臺前臺和后臺系統跟淘寶、天貓體系類似,令本地商家難以適應。
2022年1月開始,蔣凡接手了阿里國際業務,開始梳理Lazada等東南亞業務。同年6月,蔣凡任命新的Lazada CEO董錚,管理團隊開始穩定,并開始推進本地化業務。
據悉,至今Lazada團隊大部分來自當地,尤其是高管團隊,主要市場的業務負責人均來自本地。蔣凡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面向未來,國際零售業務依然會堅持跨境+本地模式的投入。
但盡管如此,Lazada仍然無法搶回失去的市場份額。根據墨騰創投報告數據,Lazada在東南亞6國的平均市場份額從2023年的25%下降到了16%。
去年,Lazada為TikTok Shop印尼站“流離失所”的賣家,提供3個月零傭金、2個月免運費以及價值30萬印尼盾的賣家解決方案積分的福利。但結果也未能如愿,根據上述墨騰創投報告,2023年在印尼市場,不加上Tokopedia,TikTok Shop的市場份額上是9%,而Lazada是7%。
Lazada的平臺活躍度遠不及Shopee和TikTok Shop。根據Similarweb發布的數據,Lazada在2024年6月的網站總訪問量為1.381億,較5月上漲10.4%。Shopee保持了較高的訪問量,2024年6月的網站總訪問量為5.915億,盡管較5月有所下降。
Lazada仍然在不斷調整,以應對市場競爭。2024年初,Lazada進行了首次裁員,在東南亞6國裁減近20%的員工。而就在2023年12月,其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晚點LatePost報道稱,大規模組織調整的背后,是一次總部、地方權力格局的重新劃分。
目前來看,Lazada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作為較早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電商平臺,其品牌形象在年輕消費者中略顯陳舊。相比之下,TikTok Shop憑借其時尚、年輕的品牌調性,更容易吸引Z世代和千禧一代消費者。Lazada需要重塑品牌形象,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偏好。
東南亞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TikTok Shop侵蝕Lazada的份額,已是不爭的事實。顯然,Lazada需要在創新、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等多個方面全面發力,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站位。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熵,作者:林曦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