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產業研究札記——三明市(上篇)
圖源:攝圖網
一、產業研究概要
三明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不斷提高,第一、二產業增加值占比下降。近幾年,外來投資主體來三明投資總額增速恢復上升,外來投資主體主要來自廣東省。通過對三明市工業產值構成的研究發現,當前該市經濟較依賴化學工業。
二、產業發展歷史與現狀
(一)城市簡介
三明市地處福建中北部,位于武夷山脈和戴云山脈之間,總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轄1市、2區、8縣,人口287萬,擁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綜治“長安杯”、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等榮譽。市情特點可概括為四個方面:
一是歷史厚重輝煌的紅色三明。三明全域為原中央蘇區縣,是毛主席詩贊“風展紅旗如畫”的中央蘇區核心區、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紅軍五次反“圍剿”都與三明密切相關,革命戰爭年代3.7萬名三明子弟參加紅軍、1.12萬名參加長征,承擔起最艱巨的前衛和后衛任務,絕大部分在湘江戰役中壯烈犧牲,到達陜北僅剩76人,涌現出絕命后衛師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重大貢獻。2021年1月被國務院列入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二是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三明。三明是中國綠都、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市森林覆蓋率77.12%,空氣、水、土壤質量均居全國前列,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3個世界級和200多個國家級旅游品牌,已發現各類礦產79種、探明儲量49種,建寧黃桃、黃花梨等“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871個,全市人均預期壽命80.18歲、高于全國1.87歲。
三是文化積淀深厚的人文三明。三明是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閩江之源和客家祖地。在萬壽巖發現的古人類遺址,把福建人類活動的歷史推向了18.5萬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時專門批準建立了博物館;“閩學四賢”中的朱熹、楊時、羅從彥都出生在三明,朱熹所著的《四書集注》成為明清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源于三明,1984年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會議在三明召開。
四是發展活力十足的創新三明。三明是一座改革創新、多元包容的城市,探索推進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被列為全國首批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是福建的老工業基地、新興工業城市,鋼鐵與裝備制造、新材料、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等主導產業正在加快轉型提質、創新發展,以氟新材料、石墨烯、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增勢強勁,老工業基地煥發出新活力。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5.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8.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4%,比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年末全市戶籍總戶數80.35萬戶,戶籍人口285.6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09萬人。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34.39萬家,比上年末增長13.4%。其中,年末工商登記企業單位數達6.64萬家,增長16.7%;年末工商登記個體工商戶數達27.18萬家,增長12.9%。
(二)產業發展總體現狀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三明市地區生產總值3007.10億元。2022年三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10.14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9.60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580.92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189.62億元,增長2.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0.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8.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26044元,比上年增長3.8%。
2022年三明市市轄區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1.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2%。
與此同時,三明市二、三產業增加值變化較大。其中,2022年第一產業占比為10.90%,第二產業占比為50.80%,第三產業占比為38.20%。與2018年相比,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0.70%,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3.30%,第三產業增加值提高3.90%。
(三)產業發展各有特色
工業方面,通過整理分析2020-2023年三明市統計年鑒數據可以發現,化工業在全市工業結構中占比較大,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在全市規上工業總營收占比中獲得頭部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正成為三明市發展較快的產業,總營收占比較2019年提高123.33%。
貿易方面,消費市場在需求端及結構端得到持續改善。202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3.27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限上企業零售額209.44億元,增長8.3%;限下企業和個體戶零售額673.84億元,增長2.3%。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5.96億元,比上年下降1.7%。
三明市旅游市場較2019年幾乎完全恢復。2022年三明接待游客3904.2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0.25%,為2019年水平的99.66%;實現國內旅游總收入308.42億元,比上年下降11.72%,為2019年水平的73.99%。
三、招商引資現狀及特點
近年來,三明市在吸引外來投資方面呈現出增速恢復上升、來源地集中在廣東、北京、浙江、投資金額兩頭多、中間少等特點。
(一)投資總額增速恢復上升
自2018年以來,三明市吸引投資總額的能力總體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根據前瞻大數據顯示,三明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速從2018年的11.70%下降至2020年的7.10%,然后又在2022年增長至9.40%。
(二)外來投資企業主要來自廣東省
根據前瞻大數據顯示,廣東省、北京市、浙江省來三明市進行投資的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16、106、87家,顯示出三明對于廣東省資本的吸引力很大。
(三)外來投資金額兩頭多,中間少
根據前瞻大數據顯示,三明現有的投資企業注冊資本呈現出“兩頭多,中間少”的分布格局。其中,占比較多的注冊資本區間為“1000-3000萬”和“1億及以上”,占比分別達到45.02%和23.27%。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