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 國內貨幣政策左右為難
內部審慎決策
“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以我為主。”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外部寬松意味著中國加息概率進一步減小,至于是否應該降息,需進一步觀察宏觀經濟的走勢。
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下滑至榮枯線附近的50.6,顯示中國經濟仍處于一個弱勢復蘇的態勢。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4%,與全年3%左右的通脹目標值相比,尚有一定空間。
從當前來看,盡管外部沖擊有加劇跡象,決策層采取的應對政策仍然以穩為主。4月初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季度例會就強調,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國外央行降息主要會給本國帶來兩個好處。其一,降低整個社會的資金成本;其二,貨幣寬松導致本幣貶值,有利于出口。”海通證券[0.90% 資金 研報]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稱,“我們不能放松,中國對外匯資金歷來寬進嚴出,我們沒有資金流出去的渠道。”
他表示,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銀行利率明顯低于市場實際利率,熱錢進入中國主要是沖著市場實際利率去的。
中金公司則在其研究報告中稱,目前房地產的投資性需求還較大,降低基準利率無疑將刺激房價進一步上升的預期。
也有學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若4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出現一個較大幅度的回落,可考慮小幅度降息。”劉元春認為,此舉可以減少內外利差空間,同時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空間。
劉元春解釋稱,存款利率維持在一個高位時,即使擴大利率浮動空間,效果也不太明顯。若基準利率處于低位,各家銀行的存款定價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差異。
除了利率,存款準備金率是另一個市場關注的貨幣工具。宗良則表示,后者是否調整主要因外匯占款的變化而變。當前,存準率應該以穩為主,貨幣政策更倚重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流動性。
在前兩周連續暫停資金凈回籠的背景下,周二,央行開展了55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以此保持銀行間資金面“中性平衡”,因為本周公開市場將有760億元的正回購及1100億元的央票到期。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2024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游景區16541個,直接從業人...[詳細]
- 黃纓杰:2025年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技術現狀
- 蔡志濠:中國聲吶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區域市場份額、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 何樂:預見2025:《2025年中國環保設備行業全景圖譜》
- 蔡志濠:2025年中國醫美注射材料細分市場分析
- 童錫來:2025年中國生豬養殖供給市場分析
- 黃纓杰:重磅!2025年中國及31省市建筑節能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
- 施馨童:2025年中國智能手環銀發經濟分析:老年群體專用手環市場空間廣闊
- 成招榮:【全網最全】2025年運動服產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李明?。?/b>2025年中國醫療美容細分市場分析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