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美國模式”頻繁水土不服 再迎人事困局
2014-12-20 16:03:27 責任編輯:吳鴻庚 來源:中國經營報
僅僅時隔一年,特斯拉在華就又迎來了新一輪人事震蕩。
2014年12月12日,特斯拉(中國)總裁吳碧瑄即將離職的消息傳出,而特斯拉(中國)超級充電站項目總監朱曉彤將暫時監管特斯拉在華業務,這一消息引起業內嘩然。
確定入華之后,“未來科技”的光環讓特斯拉賺足眼球,中國市場尚待開發的新能源版圖被頃刻改寫,但其中國區高管的頻繁更迭著實讓人應接不暇。雖然占據天時與地利,特斯拉的“人和”短板卻已日益彰顯,而這背后也反映出的特斯拉美國總部與中國團隊之間的矛盾紛爭,顯然,特斯拉想要照搬到中國市場的“美國模式”,已讓特斯拉在華發展舉步維艱。
管理“空窗期”
2013年12月,吳碧瑄正式加入特斯拉,擔任中國區總裁,職位居于此前特斯拉中國業務負責人鄭順景(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之上。
吳碧瑄自幼就在美國接受教育,并先后在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應用數學學士學位和工業工程博士學位,之后回到中國先后供職于麥肯錫、摩托羅拉和蘋果公司。深厚的“美國文化底蘊”,讓吳碧瑄頗受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重視與信任,總部認為,吳碧瑄擁有豐富的直銷經驗,可以為特斯拉在華業務推進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不過在吳碧瑄履新之后,特斯拉開始在中國市場力推除零售模式之外的“大宗銷售模式”(政府及公司采購),但這種模式并未受到美國總部的青睞,因為大批特斯拉的售出勢必使得充電樁建設跟不上,而購車公司也可以自立門戶成為二級經銷商,這勢必將讓特斯拉品牌形象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吳碧瑄組建的特斯拉(中國)新團隊,還啟動了特斯拉“上門推銷”的銷售模式,此舉不僅未能達到提升銷售量的目的,還給特斯拉意向客戶造成“傳銷”之感。不出意料,這一行為又引起了美國總部的另一次失望。
此后,美國總部對吳碧瑄寄予的厚望屢屢落空,而吳碧瑄新團隊中的各個職能部門之間似乎也在各行其道,并沒有形成向心力,這也導致了吳碧瑄最終只能黯然離去的結果。
而今年4月才加入特斯拉(中國)的朱曉彤,雖然也與吳碧瑄一樣擁有海外留學背景,但他此前的工作范疇僅限于工程管理方面,因此他可能只是暫代吳碧瑄的職務。據特斯拉內部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特斯拉美國總部很有可能對其中國區總裁一職另有安排,而這個人的到來能否給特斯拉(中國)帶來新景象仍是未知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