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放權
2013-11-08 09:54:26 責任編輯:QZ133 來源:經濟觀察報
“二局長”的尷尬
經過2012年一年的改革,太原市初步看到了改革的成果。據統計,2012年,太原市政務服務中心共受理了行政審批事項100342件,較2011年增長75%;在時限內辦結99059件,較2011年增長68%。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太原市政務服務大廳隨機采訪,來辦事的人多數表示,審批的速度明顯變快了。
如今太原市政務服務中心人流密集,各個辦事窗口前都排著隊。經濟觀察報記者見縫插針地與市規劃局首席代表李云春交談了幾分鐘,就已經有三撥人在等候。
這些代表著各局“臉面”的首席代表,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局首席代表形容自己是處于“風口浪尖,如履薄冰”。沒有派駐到大廳之前,雖然也有審結時限,但作為一個處室來說,總是有辦法可以調控的。比如,總能挑出一些問題不接件,這就不算在審批時限內了。現在,接不接件不由自己說了算,倒逼著自己必須完成。
審批一個項目,要吃透所有的相關政策,“動輒就是一本厚厚的材料,你全部翻一遍得多少時間?”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首席代表反問,“簽了字,就得對一個項目終身負責,怎么敢輕易就簽?”現在,除了規定的論證會、聯審會,首席代表們召開得最頻繁的就是業務會,向負責項目前期調查的人了解情況,掌握項目的來龍去脈。
太原市規劃局派駐到政務中心的首席代表李云春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整個規劃局的審批,可以說是圍繞著自己來運轉的,原來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現在他不得不通曉規劃局的全部業務,工作的繁忙程度大大增加。而對于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的項目,因為是多個部門并聯審批,還得積極聯系其他部門,以免超過時限。
鄭潤林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首席代表們逐漸進入狀態。但高強度的審批工作還是讓很多人吃不消。去年,有兩個局的首席代表,因承受不了壓力,提出了調離的申請。
最關鍵的問題是,處長們干了局長的事兒,如果審批出了問題,相應的責任誰來承擔?這成了改革之后棘手的問題。“改革是系統工程。”李樹忠說。今年,太原市某個加氣站的建設,出了一些問題,涉及到追責。實際上,首席代表是按照標準批的,一個項目出問題,企業自身的操作、資金的配置、具體的施工,都可能是原因,并非“不該批而批了”,而是后期監管的問題。在整個政府的服務體系中,“重審批,輕監管”的思維,還沒有根本扭轉。出了問題,人們會習慣性地追問,這個項目是誰批的?所以,每天簽字的首席代表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在柳林縣,審批專用章也遭遇了一定難題,一些涉及向上級部門申報的項目,專用章得不到承認。
另一重壓力在于,這些處在改革最前沿的首席代表,級別和待遇都不變,但相當于總攬了局里其他處室的權杖,成為“二局長”。除了要面對政務中心苛刻的考評,還可能要面對局里同僚的另眼相看。再者,平時回去得少了,感情溝通沒有了,舊有的績效考核體系也難以再準確評價。
李樹忠希望,改革前沿的政務服務中心,能成為官員的搖籃,增強其本身的吸引力,不然沒人愿意干這個“費力而未必討好”的事兒。經過一年多的歷練,派駐的政務服務中心的兩個處長,如今已經獲得提拔,成為了各自局里的副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