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水頭:電站設計水頭一般為中低水頭,在10~30m之間,設計、建設、施工等技術難度相對較小。
裝機:電站裝機容量一般在5~20萬kW。
投資:電站投資規模一般在20億元以下,總體投資規模相對于由水利水電部門開發的水電樞紐要小得多,航電樞紐投資相對較小,適合建設資金相對緊張的交通部門開發;單位千瓦投資在1~2萬元之間,發電效益相對較差,需要交通部和省政府的資金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
二、云南省航電樞紐規劃
根據國內航電樞紐建設情況,結合云南省主要通航河流航道條件、水運量大小、水利水電梯級規劃等有關情況,本報告選擇瀾滄江上的我國境內最下游的兩個梯級——橄欖壩和勐松梯級規劃為航電樞紐。根據有關規劃報告及資料,橄欖壩和勐松樞紐均位于景洪市下游,上距景洪電站分別為30km和74km,處于景洪、思茅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通往東南亞的黃金水道上,建成后可淹沒曼廳大沙壩淺灘;兩梯級為低水頭、徑流式電站,壩址處流量大,水頭適中,單位千瓦投資指標比較優越;壩址河段河谷較開闊,兩岸基巖出露,自然條件較好,特別是隨著其他規劃梯級的相繼建設,瀾滄江將形成一條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國際航道。根據其特征指標及自然條件,橄欖壩和勐松梯級規劃為云南省近期內河航運開發的航電樞紐。橄欖壩和勐松樞紐位于重要的國際通航河流瀾滄江,水運量增加較快,內河航運發展前景廣闊,瀾滄江將成為云南省和我國西南地區溝通湄公河次區域的重要水上運輸通道,以內河航運為主的橄欖壩和勐松航電樞紐的開發勢必將給云南省內河航運的發展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應抓緊開展相關前期工作,對兩個梯級進行比較,選擇其中一個綜合指標均比較優越的樞紐先行開工建設。橄欖壩和勐松樞紐技術經濟指標見附件中的附表2。
第五節 支持保障系統規劃
一、規劃原則
1.滿足內河航運發展的需要,充分考慮對外水運通道、湖區庫區航運發展對支持保障系統的要求,按照內河航運規劃內容,合理配置支持保障系統規模。
2. 支持保障系統中助航設施、工作船舶、站場、通信等各項目的建設與航道的維護、管理要求相適應。
3. 原則上各項目的規劃與建設應適度超前并流有發展余地,以保障內河航運生產的正常運轉。要求配套設施本身在技術水平、技術含量上達到先進。
4. 堅持統一規劃、遠近結合、分期實施的原則,根據內河航運發展的需要逐步完善支持保障系統。
二、規劃目標
用20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加大支持保障系統建設力度,基本形成滿足對外水運通道、庫湖區航運發展要求、符合云南省內河航運特點的支持保障系統,為內河航運的發展起到保駕護航作用。
三、規劃方案
1.助航設施
目前除滇池航標設立基本齊全、瀾滄江景洪段航道布設有少量航標外,其它航道和湖區庫區都未設航標。航標布設應滿足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在規劃的主要航道和湖區庫區均需布設與之相適應的航標
瀾滄江航道利用航道改造的機會,全線布設航標;金沙江新市以下配布航標;右江航道在百色水利樞紐通航建筑物建成后,布設航標;洱海、滇池、大朝山、漫灣等湖庫區結合項目實施配布航標。航標配布力爭做到標位準確、布局合理、標志鮮明、燈光明亮、維護管理現代化,適用耐久、節約能源,減輕勞動強度。
2.航道維護管理設施
目前,云南省只有一個航道養護隊伍,即金沙江航道養護隊,但面臨著經費缺乏、人才流失嚴重等許多困難。基本無其它維護管理設施。
隨著云南省內河航運的發展,航道維護及管理任務也將逐漸加重。規劃成立相應的航道養護隊伍。同時,配備航道疏浚船、測量船、航標船、巡邏艇及其附屬設施,負責航道的管理養護。
3.海事監督設施
目前,各主要通航河流均成立了海事監督部門,初步建立了相應機構,配備了一些人員和設施。隨著海事監督機構的逐步完善,規劃為海事監督機構配備海事監督艇和工作車輛。并依托衛星定位及信息傳輸系統,建立瀾滄江-湄公河船舶監控管理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