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2006-2020年)
4.船舶檢驗設施
船舶安全關系到內河航運的健康發展,隨著內河航運總體規模的發展,船舶擁有量逐漸增加,配備必要的船舶檢驗設施是非常必要的。規劃配備船舶結構檢測、環保監測、焊接質量無損檢測等檢測設備,建立船舶檢驗業務計算機信息管理和檢驗發證系統,完善船檢機構所需的辦公用房、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等。
5.管理信息系統
航道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應采取分步實施的措施:第一步,在航道工程實施、航道測量、航標管理、船舶管理、檔案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實現辦公自動化;第二步,逐步開發航道信息系統網絡技術,有效配置航道信息資源,實現資源共享;第三步,建立完整的航道基礎數據庫和網絡工作環境,逐步實現從數據采集、分析、傳輸、處理及公布的一條龍管理,覆蓋云南省市所有航道,實現航道管理信息化。
第五章 分期實施意見及實施效果評價
第一節 分期實施意見
云南省內河航運基礎設施落后,今后的建設任務相當繁重。本著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發展原則,并根據各航道的運輸需求、開發條件及可能籌集到的資金情況,統籌安排全省的內河航運建設。今后應重點促進跨省和出國運輸大通道的盡快形成和完善;相應建設重要庫湖區航道,促進水上旅游業的發展;逐步啟動航電樞紐技術,選擇條件成熟、效益好的航電樞紐優先啟動;不斷提高水運的運輸效益和服務質量。提出分期實施意見如下:
一、航道分期實施意見
(一)近期(2010年前)航道建設意見
1.金沙江
整治水富以下航道達到三級航道標準。
整治大灣子~皎平渡83.3km航道,按通航100噸級機動駁考慮,航道尺度為1.5×30×220m,滿足沿江地區資源開發及外運的需要,加快貧困山區脫貧致富的步伐。繼續整治巨甸~虎跳峽120km航道,整治標準為六級航道,打通麗江、迪慶區域性水陸交通環線,促進旅游開發、帶動兩民族地區脫貧致富。
2.瀾滄江
按照“上下配套、適度超前、分期實施”的原則,整治瀾滄江景洪港~中緬邊境243號界碑段五級航道,整治長度為71km,整治標準為通航300噸級的機動駁,航道尺度為2×40×300m。
3.右江上游航道
航道均位于百色水利樞紐庫區的回水范圍,2010年以前,百色水利樞紐建成,將形成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航道基本不需要疏浚或整治。
4.紅河
按照七級航道標準整治蠻耗至河口段航道,開展對越南的水上運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二)2011年~2020年航道建設意見
2010年后,根據輕重緩急和先易后難的原則,使云南省的主要航道逐步達到規劃通航標準,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省高標準的航道體系。2010年以后,大部分航道等級的提高主要依靠水電梯級建設來實現,航道整治則側重在庫尾、壩下航道及支汊航道治理方面。
(三)航電樞紐實施意見
航電樞紐是今后內河航運建設的重點之一。因航電樞紐項目涉及面比較廣,投資較大,航電樞紐的建設對云南省內河航運的可持續發展及改變內河航運落后的面貌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應抓緊開展橄欖壩和勐松航電樞紐的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橄欖壩樞紐,2010年前后開工建設勐松樞紐。航電樞紐的建設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以及和相關部門進行大量的協調。因此,需要抓緊開展航電樞紐的前期工作及有關工作。根據水電部門的有關規劃,橄欖壩樞紐、勐松樞紐的投資匡算大致在20億元和40億元左右。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