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持續暴雨 財產保險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隨著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的全方位推進,我國農業保險迎來了發展良機,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的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業保險呈現區域化發展特征,少數地區或因地區農業的特點和優勢,或因地方政府的重視,或因探索到一種合適的制度模式等,農業保險得到較快發展。這些區域特色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的探索對當地的農業風險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總體而言,從2004年以來,在政府主體的推動下,我國農業保險開始進入迅速恢復階段,且勢頭漸長,已初具規模。我國農業保險已經開始進入政府誘導發展階段,各級政府在政策指導、財政補貼、法律監管等方面開始承擔應盡職責。當然,其間必然會有許多難以克服的難題,但隨著政府職責的歸位,我國農業保險發展進入了新時期的制度創新階段。
自2007年開始實施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農業補貼品種逐年增加、覆蓋地區逐年擴大、保費補貼比例逐年提高,支付農民的災害賠償逐年增加,有效發揮了農業保險自然災害補償的重要作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財產保險行業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到了240.84億元,同比增長38.41%,占財產保險保費收入的比重為4.36%。從2007年到2012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53億元增加到240.84億元。農業保險實行“以險養險”,具有高風險、高賠付率以及涉及面廣等特點。農業保險是政策性保險,受國家的扶持。賠付率在合理范圍內的增加體現了農業保險對于農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在農民和國家農業發展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2012年,農業保險賠付率為52.75%,較2011年有所上升。
3、農業保險有效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隨著農業保險取得突破,特色品種不斷涌現,開辦農業保險的省份已從最初的福建、浙江兩省拓展至17個省,保險責任已擴展為基本涵蓋了絕大部分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保險業開發出了食用菌、水產養殖、林果、肉鵝、生姜等特色保險產品。隨著中央財政的強力持續支持、地方政府的不斷投入,農業保險的覆蓋面積和保障水平將不斷提高,農業保險發展前景廣闊,也將有利的減輕自然災害給農民帶來的損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