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減半難抵外來沖擊
近日,為改善鐵礦石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促進結構調整、支持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和升級、保障國家資源供應安全,自5月1日起,依法適當下調鐵礦石資源稅征收比例,減按規定稅額的40%征收。
此前20年來,鐵礦石資源稅已調整過多次,1994年是按60%征收,2002年是按40%征收,到2012年比例又提高到80%。在國際鐵礦石價格低迷,國際巨頭增產的情況下,此次調整的意義更多的是處于被動狀態,以保護為主。
鐵礦石價格維持低位徘徊
從原料端來看,據統計,2014 年全球鐵礦石供應能力增加1.6億噸,2015 年和2016 年分別計劃新增1.5和1.7億噸,因此鐵礦石價格趨勢性是下跌,并且2015 年全年在50美元/噸以下波動已成為大概率事件,甚至可能跌至40美元/噸以下。
首先,國際鐵礦石競爭激烈,價格戰繼續升溫,高成本企業退出舞臺。
2014年,三大鐵礦石公司的出口量占到了全球的60%,并且在2014年全球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依然選擇逆勢擴張,國際鐵礦石價格戰持續升溫。
2014年巴西和澳大利亞兩國鐵礦石總產量為10億噸,2015年將提高到12.5億噸。為了保證2015年擴產礦石的順利銷售,世界礦業巨頭仍會堅持低價競爭戰略。澳新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澳大利亞大型礦企的平均成本約為每噸40-50美元。就鐵礦石2014年的均價是每噸88美元而言,力拓的現金生產成本才20美元(不包含運費及特許費),其利潤依舊非常誘人,因此力拓不可能減產,而必須是高成本企業做出離開市場的決定。
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將持續下跌,特別是原油價格在2014年出現重挫,跌幅超過50%的表現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差,也會促使價格難以回升的重要因素。
國際企業競爭優勢明顯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全球鐵礦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在鐵礦石、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的背景下,國際三大鐵礦石公司營收均受到不小影響,但都有通過增產和結構調整等方式補償價格下調帶來的損失,因此凈利潤依然能保持增長的強勢。其中2014年,淡水河谷毛營業收入為382.36億美元,比2013年降19.5%;凈利潤為6.57億美元,同比增長12.5%。力拓2014財年營業收入為477億美元,比2013財年下降了54億美元,但是凈利潤增至65億美元,同比增長78%。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在于力拓一年來大力削減成本,在項目投資方面節流,資本支出下降了82億美元。125億美金的負債額比2013年減少了56億美元,同時19%負債率在業內表現不俗。
圖表1:2011-2014年國際三大鐵礦石公司主要經濟指標(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2015年鐵礦石價格的再下臺階,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的發展,那么很大部分國內高成本礦企將出現嚴重虧損,被迫消減產量。這種減產,將從沿海向內地;從中、小礦企,向大型礦山、鋼企自有礦山次第展開。更多國內礦企關閉產能,屆時國產礦進一步減少,其市場占有率將萎縮至30%以下。
筆者看來,在鐵礦石價格難以回升的情況下,減稅只是“續命”,并不能“救命”,國內鐵礦石企業整合在所難免。對整個行業來說,唯有加強企業管理,促進行業整合,提高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才能抵抗外來沖擊。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鐵礦石供需關系逆轉 價格下跌可能性大 |
中國鐵礦石進口依賴何時休 |
“中國版”鐵礦石期貨推出 中國鋼企的福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