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地區結構解讀
一、規劃主要任務
1、加快處理設施的建設
合理布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尚不具備處理能力的設市城市和縣城要在2018年前具備無害化處理能力。“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50.97萬噸/日(包含“十二五”續建12.9萬噸/日),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50%,東部地區達到60%。
2、完善垃圾收運體系
城市建成區實現生活垃圾全收集,建制鎮也應當建立完善系統。積極發展“互聯網+資源回收”新模式體系,打通生活垃圾回收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通道,實現“兩網融合”。“十三五”期間,新增收運能力44.22萬噸/日。
3、加大存量治理力度
治理歷史遺留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處理設施以及庫容飽和填埋場。另外,滲濾液處理不達標設施要盡快處理,未建設施要在兩年內建成。“十三五”期間,預計實施存量治理項目803個。
4、推進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與無害化處理
繼續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建設,。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5、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結合各地實際,合理確定垃圾分類范圍、品種、要求、方法、收運方式,形成統一完整、協同高效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的全過程體系。垃圾分類設施要與回收利用、收集運輸、處理處置系統銜接匹配。
6、加強監管能力建設
充分利用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和市政公用設施監管系統,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和排放監管體系。加強對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主要污染物的在線監控,監控頻次和要求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范執行。
二、投資分布情況
“十三五”期間,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資總額為2518.4億元,主要集中在新建處理設施、轉運設施、餐廚處理設施、存量治理、分類設施、監管體系等6個大項。分項分地區來看:
圖表:“十三五”城鎮生活垃圾設施投資分地區結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設施規模分地區
根據規劃顯示,到“十三五”期末,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要達到110.49萬噸/日,具體分地區情況來看:
圖表:“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模投資規模地區分布情況(單位:萬噸/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存量治理及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規模分地區情況
1、存量治理分地區結構
“十三五”時期,我國存量治理項目將達到803個,其中江西省最多,達到102個;安徽、海南、河南、甘肅四個地區的存量治理項目也超過50個;福建、廈門、青島、西藏地區的存量治理規劃項目為零。
圖表:“十三五”存量治理項目分地區情況(單位: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能力規劃分地區情況
“十三五”時期,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能力要達到3.44萬噸/日。其中廣東省規劃要求最高,達到0.34萬噸/日;浙江緊隨其后,要求也高達0.31萬噸/日。
圖表:“十三五”餐廚垃圾處理設施能力規劃分地區情況(單位:萬噸/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注:以上數據及信息主要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