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籠小確幸”多家店鋪關門,食品安全何去何從?
7月23日,“網紅”點心糖水鋪“一籠小確幸”因食品安全問題被緊急叫停。上海市食藥監局已責令其在上海的9家門店及中央廚房停止生產經營,并查封相關食品及原料,對相關食品進行送檢。同時,上海食藥監局已要求網絡訂餐平臺下線“一籠小確幸”所有上海門店。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著名事件包括2003年的“劣勢奶粉”事件、2006年的“蘇丹紅”鴨蛋事件、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地溝油”事件、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2013年的“毒生姜”事件、2015年的“僵尸肉”事件……除此之外,樂凱撒、海底撈、西貝莜面村、巴奴毛肚火鍋等品牌店也屢踩食品安全紅線,而進口連鎖餐飲品牌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更是時不時爆出大量使用過期、變質、次品原料,不少網友調侃國人已經練就了“百毒不清”的身體,擁有了銅墻鐵壁般的胃。然而,這正是國人對此現象無力的表現,只能通過這種自嘲的方式聊以寬慰。
國家監管打擊力度不斷趨嚴
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后,企業主、相關從業人員和利益相關方是主要推手,但國家監管不力、標準不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隨著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十三五”時期,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2017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這“四個最嚴”要求,體現了中央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決心。除了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之外,關于食品檢測相關的政策也頻繁出臺,力圖打造一套完整的食品藥品檢測體系,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圖表1:食品安全監管政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食品安全檢測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在食品安全頻發的現實下,在國家食品安全政策頻頻加碼的環境下,關于食品檢測相關的建設投資也不斷加大,食品安全檢測市場步入了空前的迅猛發展期。根據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統計信息,截至2014年底,全國食品檢驗檢測機構共有4392家,散落于農業、質監、衛生、食藥等多個系統。
此外,近年來網上訂餐平臺的發展,也為食品安全檢測提供了新的市場。據悉,在北京市食藥監局指導下,美團點評、餓了么、百度外賣、到家美食四大網絡訂餐平臺將設立首批70萬“食品安全專項基金”,用于食品安全風險檢測,開展外賣餐食自檢。總體來看,在多方因素影響下,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109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45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2.8%。
圖表2:2009-2016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變動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食品安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