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入局阻擊抖音? 一文帶你了解短視頻市場發展現狀與趨勢
互聯網巨頭布局短視頻,快手、抖音領軍市場
在短視頻行業的戰場上,除了BAT,還有新浪頭條等戰隊競爭。當前,短視頻行業中巨頭各占一方,格局如下圖所示。
在這些短視頻APP中,快手、抖音脫穎而出,業內素有“南抖音、北快手”的說法。從月活躍用戶數及月使用時長來看,快手領先抖音短視頻,并且短視頻類行業排名中保持第一,這和快手的先發優勢有很大關系。
二者市場基礎有不同,其商業模式也有所差異。目前抖音采取的商業模式有啟動頁廣告、短視頻廣告推送(與大品牌合作)、電商合作;而快手的商業化方式有直播、粉絲頭條、短視頻打賞。
MAU突飛猛進,短視頻行業將更加多元化、集團化、網絡化、垂直化
巨頭及短視頻競手的蓬勃,背后是短視頻用戶、粉絲經濟的增長。據前瞻數據庫監測,短視頻行業用戶規模增長1億僅用半年,2018年4月MAU達3.6億。
前瞻認為,短視頻將朝著如下方向發展。
短視頻變現呈現多元化趨勢。短視頻的商業潛力已經無須贊言,無論是在廣告植入還是電商方面,它都有著極好的先天優勢。在廣告投人方面,傳統電視臺的大量投放開始進入短視頻領域,它是最實惠、最經濟的投放渠道,而且有轉化率高、投放精準等特點;從2017年幵始,內容電商將成為一大熱點,短視頻需要電商來進行變現,而電商則需要通過短視頻來進行更多場景化的銷售,實現營銷手段升級。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內容電商誰做得好,誰就有更多紅利可以收割。
短視頻的變現形式更容易被賦予人格化,從而產生人格化魅力,這也就有了IP開發的潛力。在變現渠道上,IP開發是非常直接的一條路徑,無論是“一條”,還是“Pappi醬”都已經證明這條路可以走,而且幾乎是一路狂奔。包括一些做得較好的短視頻品牌,一旦形成IP,無論是做衍生品開發,還是IP影視劇制作、接入電商,都有極大的潛力。同時,其還能多重撬動粉絲經濟。
格局建立,集團化是趨勢。UGC和PGC短視頻交相輝映,各自飛速發展。以微博和秒拍為例,其中迅速走紅的除了一些PGC作品外,也有大量一夜爆紅的短視頻達人。而接下來,集團將成為主力,其強調平臺化、機構化、孵化出更多的短視頻網紅達人共同作戰是大方向,而單打獨斗現象將會逐漸消失。因此,未來的國內短視頻領域一定會出現新一代的互聯網“光線傳媒”、“華誼兄弟”這樣的品牌,會呈現幾家互聯網文化傳媒集團鼎力之勢。
內容型MCN成為必然。MCN在國內短視頻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必然會有一個不斷升級迭代的過程。原先比較傳統中介型MCN伴隨著對流量的壟斷力變弱而逐漸萎縮,內容型MCN會是短視頻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持續不斷地產生內容熱度來增加旗下簽約主播藝人的流量,打造多元化IP,并進行變現。
短視頻會更加垂直細分。越來越多的短視頻平臺采用基于大數據的算法推薦,也就是說,目標用戶明確、標簽明顯的視頻內容,有可能獲得更多的流量傾斜。在某些短視頻平臺上,看似冷門小眾的內容,反而能夠獲得極高的推薦和流量,原因就是該視頻內容非常細化垂直,目標用戶明確。
同時,垂直細分的短視頻更有商業前景。無論是對接電商,還是進行軟硬廣告的植入,垂直類的短視頻顯然有更天然的優勢。比如一個母嬰類的短視頻,在其中加入奶粉、紙尿褲短視頻等相關產品,完全不會有違和感,而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繼而即便它進行電商售賣,或者植入軟廣,用戶也不會反感。而不少用戶正是基于對短視頻創作者的信任而成為其忠實追隨者,從而成為該商品消費者。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網絡視頻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前景:在P2P流媒體領域,迅雷旗下的視頻廣告收入超過下載業務,2009年已實現盈利,2011年第一季度帶寬成本為1493萬元,同比增長1...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