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趨勢分析 200系不銹鋼占比偏高【組圖】
全國不銹鋼產能持續擴大 行業產能過剩
11月28日,寶鋼德盛投資約21億元的570萬噸不銹鋼產能規劃項目在福建羅源縣開工建設,項目將秉承高效、節能、高品質的設計理念,建成BN、300、400全系列產品,包括400系超純、300系低碳高端品種。
寶鋼德盛不銹鋼產能規模項目的開工,進一步加重了我國不銹鋼產能過剩局面,根據2018年12月17日,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方先生發表的《不銹鋼發展戰略》顯示,2017年底我國不銹鋼產能約在3800萬噸左右,產量為2577萬噸,產能利用率僅為68.4%。而根據各大企業發布的消息,目前國內不銹鋼產能在建930萬噸,新規劃600萬噸,全部投產后將突破5300萬噸。屆時對于行業產量逐年放緩的不銹鋼行業來說,行業產能過剩局面將進一步加劇。
從表觀消費量來看,盡管2018年前三季度不銹鋼表觀消費量達1663.91萬噸,同比增長了14.39%,但從構成來看主要是進口增加,同比增長了102.11%;但受貿易摩擦影響,出口僅增長了3.10%,預計全年出口為390萬噸,基本與2017年持平。
此外,預計隨著2019年反傾銷政策、印尼不銹鋼出口等因素帶來的擠出效應,我國不銹鋼出口將持續受到影響,出口量也將出現較大的下滑。
國內不銹鋼產能、產量的持續增加,消費量的趨緩,以及進口的增長、出口的下降,也將使得不銹鋼行業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劇。
國內不銹鋼以300系為主 200系占比明顯偏高
2017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1966.93萬噸,其中Cr-Ni 鋼(300系)1342.06萬噸,占比52.07%;Cr鋼(400系)506.79萬噸,占比為19.66%;Cr-Mn鋼(200系)718.32萬噸,占比為27.87%。
2018年前三季度,不銹鋼粗鋼產量2074.67萬噸,其中,Cr-Ni 鋼(300系)938.42萬噸,占比為45.23%;Cr鋼(400系)412.60萬噸,占比為19.89%;Cr-Mn鋼(200系)712.20萬噸,占比為34.33%。
從我國不銹鋼產品產量占比來看,目前我國不銹鋼產品主要以Cr-Ni 鋼(300系)為主,但Cr-Mn鋼(200系)產品占比與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相比,則占比明顯偏高。隨著廢不銹鋼的長期積累,200系廢鋼回收棘手問題越來越讓行業被動,預計未來中國200系產品將會減少,400系產品占比將會增加。
餐具、制品和電器領域成最大不銹鋼消費市場 2017年占比達32.6%
在中國乃至全球,不銹鋼因其良好的耐腐蝕、耐高溫等特性而被廣泛的應用于餐具、白色家電、化工、能源、交通和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從2017年我國不銹鋼產品消費領域來看,餐具、制品和電器領域為不銹鋼最大應用市場,2017年終占比達32.6%;其次為建筑、結構、裝飾領域,占比24.6%。而交通運輸、能化和工業2017年消費占比則分別為14.4%、13%和11%。
從我國不銹鋼應用情況來看,不銹鋼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展、豐富,預計未來不銹鋼消費結構將更加均衡、合理。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不銹鋼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