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制糖行業發展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全球食糖供大于求【組圖】
隨著技術的發展,制糖工藝已經比較成熟,能夠大批量產糖的國家較多,世界上產糖國家和地區有107個(歐盟15國作為一個地區統計)其中產糖量在50萬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有31個,其中,只有中國、美國、日本、埃及、西班牙、阿根廷和巴基斯坦既產甘蔗糖又產甜菜糖。隨著全球性健康問題的重視,未來十年全球食糖的生產和消費總趨勢將趨于緩慢增長甚至有所下滑。
食糖產量回升
自2013年以來,全球糖市步入減產周期,供需過剩幅度逐步收窄,導致食糖價格持續低迷。供需過剩逐步收窄,但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未改變,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食糖產量在1.79億噸左右,同比增長6.1%,為2012年以來的最大增幅。
食糖消費量下降
隨著全球范圍內對健康問題的愈發重視以及食糖替代品的發展,人們主動減少食糖的使用量,因此全球食糖消費量增速緩慢。自2012年以后全球食糖消費動力不足,2013-2016年全球食糖消費量處于緩慢上漲趨勢,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食糖的國內消費量為1.72億噸,結束了連續10年的上漲,2007年以來首度出現下滑,較2016年下滑1.2%。
全球食糖消費總量之所以沒有在2013-2016年出現下滑,是因為以印度和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漸成糖消費的主力軍,印度和中國又是全球人口大國,從而抵沖了歐美發達國家食糖消費量的減少。分產品結構來看,料和糖果是最主要的糖類食品,消費結構近幾年基本穩定,其消費占比分別為24%和23%。現今中國第一人口大國逐漸步入老年化階段,人們也逐步關注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我國食糖消費總量下降,預計未來幾年全球范圍內的食糖消費量將持續緩慢下行。
全球食糖供大于求
由于制糖的工藝不需要先進的技術,制糖行業進入的門檻較低。過去幾十年,由于糧食全球供應不足,而糖含有豐富的能量,且糖類產品口感較好,所以各國的企業大量生產食糖。近幾年來,全球食糖一直處于供大于求,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期末庫存0.4億噸。因2017年全球食糖消費量首次出現下降,國際上多家結構包括USDA、ISO紛紛下調2018年食糖供需缺口,預計未來幾年食糖仍然供大于求,但是食糖供需缺口收窄。
數據顯示,2016年10月以來,食糖價格指數呈現下降的趨勢,自2017年全球食糖消費量出現下降之后,食糖價格指數就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未來隨著食糖供大于求逐步收窄,食糖價格有望回升。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制糖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制糖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制糖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制糖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