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聚合支付市場概況和發展趨勢分析,亟待探索衍生增值服務等盈利空間【組圖】
在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移動端支付表現出“碎片化”的趨勢,多樣化的用戶支付需求促使線下商戶必須獲取多元交易收款能力。對于快速成長的線下商戶來說,集中多種支付方式滿足客戶需求,“聚合”成為大勢所趨。本文分析了2018年中國聚合支付市場概況,并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
行業市場概況一:聚合支付市場規模加速增長
隨線下支付場景的多元化,移動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取代實物錢包,二維碼、NFC 等手機支付技術產生的巨大便利性,對居民日常 生活支付方式進行了翻天覆地變革。目前,支付寶全球用戶數已超9億,云閃付注冊用戶數已超1億。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00萬億人民幣。
在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移動端支付表現出“碎片化”的趨勢,多樣化的用戶支付需求促使線下商戶必須獲取多元交易收款能力。對于快速成長的線下商戶來說,集中多種支付方式滿足客戶需求,“聚合”成為大勢所趨。從產業發展規模來說,一方面,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另一方面,聚合支付的滲透率也在不斷提高,兩方面因素疊加驅動聚合支付行業市場規模加速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出品的《2019-2024年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聚合支付全年處理交易總金額預計達到94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預計達到3936.5億筆。
行業市場概況二:政策密集發布,市場監管不斷加嚴
包括支付產業在內的整個金融政策語境,在2017-2018年里迅速地完成了由促發展向嚴監管的取向切換,守住安全底線、服務實體經濟、回歸小額便民才是頭等大事。在支付產業,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之后,在2017年底前后相隔不到兩個月內,監管相繼出臺了四個重磅文件,這一密集的程度史無前例。
行業市場概況三:四大風險阻礙行業行業有序發展
第四方聚合支付面臨銀聯、銀行、第三方持牌企業、垂直零售商等多重競爭壓力。壓在第四方聚合支付頭頂有四大難題:
行業發展趨勢:盈利模式單一,亟待探索衍生增值服務等盈利空間
目前,第四方聚合支付市場的盈利模式有3種:①交易服務返傭,也就是開發軟件的“辛苦錢”,這也是目前的基本盈利模式;②衍生增值服務的收益,比如,利用沉淀的C端用戶進行消費金融的衍生等;③廣告、SaaS軟件、卡券等其他定向服務。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基礎設施,支付行業一直面臨盈利難題,除了收取交易服務返傭(盈利能力仍有待考量)等盈利模式,至今尚未形成較為成熟和有效的盈利空間,目前正在探索衍生增值服務的贏利點: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聚合支付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聚合支付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聚合支付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聚合支付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