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交通領域商業化提速【組圖】
交通領域商業化提速
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存在于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按照分類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相應的種類,如按運行機理分,燃料電池可分為酸性燃料電池、堿性燃料電池。
現代對燃料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始于20世紀50年代,并以60年代美國將燃料電池成功地應用到載人航天飛行器為標志,使燃料電池在這一特殊領域步入實用化階段。80年代以后,燃料電池從空間運用轉入民用。進入90年代,由于全球性能源緊缺問題日趨突出以及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燃料電池因其突出的優越性得到蓬勃發展。
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11-2018年間,全球燃料電池復合增長率高達32.95%;到2018年,全球燃料電池已超過800MW,約為803.1MW。其中,燃料電池主要應用于固定式電源和交通運輸兩大領域,2018年容量分別為239.8MW、562.6MW。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域具有最強增長潛力。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領的應用主要包括為乘用車、巴士/客車、叉車以及其他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車輛。
以燃料乘用車為例,憑借零污染、高效率、加氫快、續駛里程長的特點,燃料乘用車現在正處在商業化轉化中。截至2018年底,從保有量來看,日本大約有2700輛、韓國2000輛、美國6500輛,中國3500輛。長遠規劃來看,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正在全面提速。根據各個國家出臺的規劃文件,到2030年,日本、韓國、美國、中國分別規劃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80、63、20、100萬輛。
交通領域應用的商業化進程要推進,還需要完善加氫站的建設,加氫站建設是促進燃料電池大規模應用的關鍵所在。截至目前,美國在運的加氫站約40座,日本在運的加氫站約94座。從全球分地區看加氫站的建設情況看,前期以歐洲和美洲的建設數量較多,隨著亞洲對氫能源汽車的研發推廣,2016年后以日本和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加氫站的建設數量不斷增加。
未來5-10年,全球主要國家將加快加氫站建設,預計到2020年,全球加氫站保有量將超過435座;2025年有望超過1000座。其中日本的扶持力度最大,預計建成320座;韓國和美國分別為210和200座。2030年開始普及加氫站建設,日本、韓國和美國計劃分別達到900、520和300座。中國計劃到2020年達到100座,2025年達到300座,2030年達到1000座。
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燃料電池技術與周邊設施產業的開發列為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同時,企業界也紛紛投入巨資,積極從事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以加速燃料電池的商品化,使得燃料電池逐漸具有與傳統發電機及內燃機發動機競爭的實力。
此外,許多國家包括中國也都不約而同的在發展燃料電池作為零排放和超低排放汽車的動力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動。應用燃料電池應該是解決石油資源缺乏、改善尾氣污染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可以預見,在各國政府大力推動下,全球燃料電池行業將迎來是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前景一片廣闊。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氫能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氫能源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氫能源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氫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