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2019年多晶硅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企業布局以節約成本為主
多晶硅價格震蕩下行,擠壓生產企業獲利空間
自2013年國家892號文件將多晶硅從產能過剩行業中摘除,我國多晶硅重新迎來了復蘇期。行業產能不斷擴大,產量逐漸增加,2018年我國已經連續六年位居全球多晶硅產量冠軍寶座,產量全球份額也達到了57.18%。然而,多晶硅價格目前處于震蕩下行階段,根據PVNEWS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7月,多晶硅(一級料)主流廠商平均出廠價已經下降至65.86元/千克,多晶硅料價格震蕩下行,將會不斷擠壓生產企業的獲利空間。
電價是決定成本的關鍵因素,企業選址多以低電地域為主
在多晶硅料出廠價震蕩下行的情況下,生產企業如果想獲得更高的利潤那么就只能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目前多晶硅制備主要采用改良西門子法,具體工藝流程是通過在沸騰爐內合成制備三氯氫硅(生成的三氯氫硅含量85%,同時副產物還包括四氯化硅和雜質氯化物),通過利用各種氯化物的揮發性差別,精餾制備得到高純三氯氫硅。最后將高純三氯氫硅和高純氫氣按照一定比例導入鐘罩型的還原爐內,在1100℃的硅芯發熱體上還原沉積得到多晶硅棒。還原尾氣通過回收分離,將四氯化硅通過冷氫化制備得到三氯氫硅,再次進入系統循環。
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主要由電費,硅粉、硅芯、蒸汽、天然氣等能源及輔料,檢修、耗材和零配件費用,以及工資福利保險、折舊和攤銷構成。
因各家工藝的差距和質量控制的不同,多晶硅的綜合電耗有所不同,一般行業平均水平在70度/kg,硅粉主流廠家的單位耗量為1.1-1.2kg/kg,蒸汽、天然氣、水、HCL的消耗折合每公斤多晶硅的成本約3元,外購硅芯的成本折合每公斤多晶硅3.5元,檢修耗材零配件的成本折合每公斤約4元,每公斤3.5元的工資福利保險成本,折舊生產成本為10元每公斤。假定各種能源材料消耗率相同,對不同電價條件下的多晶硅料生產成本及占比進行測算。
測算結果表明,在技術水平相同的情況下,電價為0.20元/度的生產成本要比電加0.45元/度情景下成本要低15.5元/kg,因此近年來企業新擴產產能都分布在新疆,內蒙,四川等能源豐富,電價相對便宜的區域。根據主要生產企業公司公告顯示,2019年底,新疆將會成為我國多晶硅產能最大的地區,合計產能將達到28.2萬噸,占比達到52.5%;內蒙古為第二大產能地區,合計產能將達到7.2萬噸,占比達到13.4%。
截止到2019年6月底,國內多晶硅企業名義產能超過萬噸級別的有保利協鑫12萬噸,新特能源7.2萬噸,永祥股份8萬噸,新疆大全3.5萬噸,洛陽中硅2萬噸,亞洲硅業2萬噸,東方希望3萬噸,內蒙盾安1萬噸,江蘇康博1萬噸,內蒙東立1.2萬噸,十家產能共計40.9萬噸/年,約占國內總產能的94.5%,頭部企業的市占率在穩步提升。預期到2019年年底,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將達到53.8萬噸/年,主要增量來自下半年大全新能源3.5萬噸產能,東方希望5萬噸產能,天宏瑞科1萬噸產能,其他產能1萬噸的擴產。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新材料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新材料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新材料行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