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健身行業需求現狀分析 “需求+政策”挖掘健身服務市場發展潛力【組圖】
健身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探路者(300005)、信隆健康(002105)、英派斯(002899)
本文核心數據:健康自評得分、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聘請教練意愿
1、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國民運動健身參與度增加
從《2020國民健康觀察報告》公布的數據來看,我國整體國民對自己的健康期望值都在8.7分以上,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活得長不如活得有質量。然而有質量的生活品質是建立在擁有健康的身體上,因此國民也逐漸關注強身健體的生活方式。
運動健身成為健康生活的新標配,閑暇跑步、擼鐵健身成為許多年輕人的鍛煉方式。根據陌陌發布的《2020網民健身報告》,61%的網民每周運動健身超過3次,僅有12%的網民幾乎不運動。
2、需求與政策規劃雙重驅動,2025年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有望達到317萬人
我國人民群眾對體育健身的需求正在從欣賞向參與轉化,從“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再到“我愛健身”“我會健身”,近三成的健身房會員聘請教練的原因是健身入門,這部分會員相信以健身小白居多,他們希望通過專業的指導學習基本健身知識,正式開啟人生健身之旅。而近一半的會員希望教練能讓自己的健身訓練更有效、更高效和更安全,這部分會員通常帶有清晰明確的訓練目的,比如減脂、塑形、康復等。也有一小部分人對自己的訓練的堅持和自覺性沒太大信心,希望有教練督促和引導。
然而,經過我國體育事業多年的發展,截至2014年7月,我國已經擁有147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這意味著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位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指導、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動。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中更是要求,到了2025年,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16名,即粗略計算,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將達到317萬人。
除了健身人士對指導教練的需求變大,國家也在積極推行政策促進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的增加。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近年來,我國致力于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建設。經過我國體育事業多年的發展,我國正在逐漸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全名健康意識提升,導致大眾對健身專業人士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出現,又影響和帶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全民健身活動;我國健身培訓市場的潛力被挖掘。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身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主要對健身行業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對行業發展環境進行了剖析;對全球健身行業的發展進行研究分析;對中國健身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市場痛點進行了分析;對中國健身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