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2:《2022年中國衛星應用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合眾思壯(002383),中國衛星(600118),中國衛通(601698),航天宏圖(688066),超圖軟件(300036)等
本文核心數據: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規模、細分市場規模、區域格局、遙感衛星發射數量
行業概況
1、定義
衛星應用通常指將衛星技術的成果及其開發的太空資源在經濟建設、國家安全、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等諸多方面的應用,衛星應用是整個衛星產業鏈中的一部分。
本文所指衛星應用行業是指以衛星制造業和設備制造業為基礎,利用衛星技術、通信技術、IT技術、遙感技術等為目標客戶提供衛星應用服務的企業集合。
按所服務的對象分,衛星應用可分為軍用、民用兩大類;按技術領域和服務方式分衛星應用目前主要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等。
2、產業鏈剖析:中游衛星應用及運營涵蓋面廣
由于衛星應用涉及眾多不同的領域,而各個領域在應用方面又有著較大的區別,如衛星通信、衛星導航等,應用產業鏈相對較為復雜。因此,下圖是簡化的衛星應用產業鏈結構圖,僅勾畫出應用產業鏈的大致輪廓。
從下圖可以看出,衛星應用產業上游主要涉及衛星的制造、衛星的發射、衛星地面設備的建設,所涉及的企業大多為地面設備制造企業,僅有少部分為衛星制造和衛星發射企業;下游產業鏈涉及眾多領域,其中在交通、通信和測繪等領域的應用較為普及。
中游的衛星應用及運營涵蓋面較廣,按技術領域和服務方式分,包括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衛星遙感等,涉及企業有中國衛通、中國衛星、超圖軟件等。
本文所指衛星應用產業除包含中游的衛星應用及運營外,還包含上游的衛星應用地面設備制造部分。
行業發展歷程:北斗三代建成開啟新階段
我國衛星應用行業(民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到2000年衛星應用市場規模有所擴大,達到100億元。2000-2008年,我國衛星應用行業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到2016年已經突破250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而2018年我國衛星應用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2020年,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開啟新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十四五”期間大力發展北斗產業
近年來隨著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快速發展。由于衛星應用產業鏈涉及眾多上下游領域,國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衛星應用方面的發展規劃,主要是從衛星應用的細分領域進行規劃。
“十一五”規劃期間,《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重點發展衛星應用領域導航和遙感關鍵技術;“十二五”期間,《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規劃指出要重點開展應急測繪遙感監測技術研究;“十三五”期間,多項關于衛星測繪的政策陸續出臺,強調進一步提升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推進全球地理信息資源開發,同時加速北斗、遙感衛星商業化應用;“十四五”開局之年,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我國衛星應用邁入新的階段,國家政策規劃要求大力發展北斗產業,推動北斗終端各領域規?;瘧谩?/p>
行業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穩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緩
近年來,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規模穩步提升,但增速有所放緩。據初步測算,2020年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998億元。
2、細分市場:衛星導航應用市場發展遙遙領先
——產業結構:衛星導航應用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變化
衛星應用行業主要可分為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運營服務業兩個環節。按照美國衛星協會(SIA)的統計方式,地面設備制造業可分為消費設備和網絡設備兩類,其中消費設備又可分為導航終端設備和移動通信設備兩種。衛星服務業主要由各類衛星通信服務、衛星導航服務以及衛星遙感服務構成,其中衛星通信服務可分為大眾消費服務、固定端服務、移動端服務。目前我國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運營服務業兩個環節市場規?;鞠喈?,2020年分別為2004億元和1993億元。
衛星地面設備制造可以分為消費設備和網絡設備兩種。目前我國消費設備占據衛星地面設備制造業市場規模的絕大部分比重,2020年消費設備和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分別為1995億元和9億元。隨著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建設完畢,我國衛星地面設備持續推廣,消費設備市場規模得益于導航終端設備的快速普及進一步擴大,占地面設備制造業總市場規模的99%以上。網絡設備終端VSAT系統方面,由于我國對衛星電視等VSAT系統重點應用領城在政策上存在不明確性,市場規模仍保留在較低水平,在衛星地面設備市場規模中占比較低。
衛星導航服務是我國衛星服務業中占比最高的行業,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730億元。隨北斗三代導航系統的建成,衛星導航服務帶動下游多個應用領域市場的拓展,導航服務在衛星應用市場規模中的占比越來越高。衛星固定及移動通信服務方面,衛星固定通信和移動通信的市場規模均較小,2020年分別為18億元和22億元,大眾消費市場規模較高,2020年為121億元。衛星遙感服務方面,由于我國政府對遙感數據需求的提高,以及商業衛星遙感市場的開始形成,近年來遙感服務市場規模增速較快,2020年達到102億元。
——衛星導航應用
我國衛星導航系統市場按照定位精度差別可區分為兩大服務群體:一是高精度全球衛星導航(GNSS)行業(常規使用的定位誤差在米級以下),應用在測繪勘探、地理信息、地質災害監測、精細農林業、國防、時間同步等領域;二是消費類行業(常規使用的定位誤差在1米至10米以上),例如手機導航、車載導航等。兩大市場特點各不相同:
從區域格局來看,我國衛星導航應用市場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華中以及西部五大區域。根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五大區域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在綜合產值在全國總體產值中占比高達73.4%。其中,京津冀地區綜合產值為五大區域之首,占比達21.49%,其次是珠三角地區,占比達20.37%。
——衛星通信應用
目前,我國在軌衛星仍以導航、遙感及科研類型居多,通信衛星數量占比較小,且衛星通信設備對國外技術依賴性依舊較強。但我國衛星通信應用領域正在逐步擴大。受全球衛星應用市場和中國整體市場的影響,主要應用仍以衛星直播廣播和政府應急系統為主,其它市場份額較小,但近年來衛星寬帶上網、遠程教育、付費電視等衛星增值業務逐漸發展,同時衛星通信在偏遠山區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衛星遙感應用
隨著衛星遙感及空間信息服務行業需求的增長和鼓勵政策的不斷落地,國內遙感衛星的發射數量逐年增加。2020年國內發射33顆遙感衛星,盡管受疫情影響較2019年有所下降,但數量僅次于美國,全球排名第二。
從應用領域來看,近幾年,在國家大力支持和引導下,中國遙感衛星在社會生產和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中國民用遙感衛星系統研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逐步形成了氣象、海洋、陸地資源和科學試驗等遙感衛星系統,也具備了一定的應用基礎,但遙感衛星技術水平和商業化程度還比較低。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競相發展
中國衛星應用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各區域主要城市正在積極布局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
2、企業競爭:市場參與者眾多,衛星運營服務業競爭激烈
衛星應用行業主要可分為地面設備制造業和衛星運營服務業兩個環節,目前我國衛星地面設備制造業仍處于政策和能力的成長期,與資本市場關聯度不強。而衛星運營服務業則隨著衛星產業鏈下游應用向民用領域快速拓展,航天科技、航天科工集團及中科院等所屬相關企事業單位外的大量民營企業開始參與其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F階段國內競爭力較強的衛星應用企業主要有合眾思壯、華測導航、中國衛星、超圖軟件、中國衛通等。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十四五”推動衛星應用各領域快速發展
2021年6月國家航天局發布《“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發展重點規劃》,其中明確指出要不斷增強衛星應用服務能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在服務經濟發展方面,推動遙感、通信、北斗導航應用產業化,開發面向大眾消費的新型信息消費產品與服務,豐富應用場景,提升大眾生產生活品質,推動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衛星應用各領域發展趨勢如下:
2、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中國衛星應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20年為3998億元。隨著政策導向進一步加強,行業標準、法律法規建設的逐漸完善,以及衛星應用商業化進一步開放,未來衛星應用企業合作將走向深入,龍頭企業優勢更為凸顯,進而帶動全行業積極發展,衛星應用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2021年我國衛星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4350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衛星應用行業的發展背景、政策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區域發展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衛星應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衛星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