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能源結構轉型下適度發展煤化工
煤化工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煤化工行業的上市公司包括寶豐能源(600989)、華魯恒升(600426)、華誼集團(600623)、丹華科技(600844)等。
本文核心數據:煤炭消費量、煤炭消費占比、煤化工產能
1、煤炭消費已拋棄野蠻生長
我國的煤炭消費在經過國家供給側改革,淘汰落后產能的情況下,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下降。煤炭在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應用較多,例如鋼鐵、發電等領域,國家針對這些行業在產能和產量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和關停,直接導致我國的煤炭消費量在2016年下降至38.88億噸。隨著現代煤化工等領域的發展,對煤炭的需求也不斷上升,我國的煤炭消費量也開始復蘇,2020年我國的煤炭消費量上升至40.41萬噸。由于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煤炭消費產生的廢氣廢水都有相應的發展,未來隨著對煤炭的高效、清潔、綠色應用的不斷進行,煤炭消費適度發展仍然有較大的空間。
注:國家統計局暫未公布2020年煤炭消費量,前瞻根據能源消耗標準煤和煤炭消費比例測算。
2、煤炭主要用于發電,煤化工消耗占比較少
目前,我國每年開采的煤炭資源主要仍用于發電領域,煤炭消費占比約為60%;化工領域的煤炭消費占比僅約為8%,其他領域的消耗量較少。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我國的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轉變,煤炭用于發電的比例將會逐漸減少,而這些煤炭將會逐步向高效、節能、綠色的現代煤化工產業轉移。可以預見,在未來煤化工的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經濟性競爭力持續走強。在這種背景下,煤化工將會逐步取代對外依存度較高的石油化工,進而發展成我國化工原料的主要來源。
注:上述數據結合國家統計局和煤炭工業協會數據測算。
3、降低化石燃料消耗比重 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轉型
長久以來,我國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等。但是隨著全球氣候危機逐漸體現,我國加大了對于環境的治理,但是由于化石燃料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比重較高,成為了環境治理的阻礙。隨著新能源的發展,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要對我國的能源結構轉型,減少化石燃料的比重,加快清潔能源的建設。
4、能源結構轉型之下 煤化工有望大幅受益
煤炭作為我國主要的化石燃料,能源結構轉型之下,燃煤發電的比例將會減少。同時,這種背景下會出現煤炭產能產量過剩的情況,煤炭價格有望持續下降,而煤化工作為以煤炭為原材料的化工原料制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廣闊,產品需求較大,有望從中大幅受益。在保障能源戰略安全和產能規劃上,國家都有相應的政策規劃出臺。
5、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 有效替代油氣資源
現代煤化工不斷發展,在這種背景下,煤直接和間接液化制油和化學品、煤經甲醇制烯烴等技術可以作為石油化工的替代以及補充。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煤化工“十四五”發展目標中提到,根據經濟性、技術可行性和生態環境容量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發揮煤炭的工業原料功能,有效替代油氣資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從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煤化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國進口石油的需求。根據中國科學報的數據,2020年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已經具備取代5%進口石油的能力,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將具備替代10%進口石油的能力。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煤化工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煤化工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煤化工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煤化工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