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年中國及31省市水質監測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水質監測向水生態監測轉變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聚光科技(300203.SZ)、先河環保(300137.SZ)、力合科技(300800.SZ)、雪迪龍(002658.SZ)、藍盾光電(300862.SZ)、皖儀科技(688600.SH)、天瑞儀器(300165.SZ)、盈峰環境(000967.SZ)、理工環科(002322.SZ)、中環裝備(300140.SZ)、海蘭信(300065.SZ)、漢威科技(300007.SZ)、恒達股份(833091.NQ)、科瑞達(832189.NQ)、科特環保(830971.NQ)、天健創新(430641.NQ)、博克斯(873500.NQ)、安車檢測(300572.SZ)、天鑒檢測(870559.NQ)、譜尼測試(300887.SZ)、華測檢測(300012.SZ)、國檢集團(603060.SH)、廣電計量(002967.SZ)
本文核心數據:國家層面水質監測行業相關政策規劃、各省市水質監測行業相關政策規劃
1、政策歷程圖
中國水質監測行業政策發展歷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十一五”期間,主要以監測網絡的構建為主;第二階段為“十二五期間”,監測的重點集中在污染源監測;第三階段為“十三五”期間提出建立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監控系統,水質監測的重點集中在質量監測;第四階段為“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中指出隨著我國環境狀況的改善,水質監測逐步向水生態監測轉變。同時“十四五期間”將對水質監測網絡做進一步優化,例如國控斷面數量將從2050個整合增加至4000個左右。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水質監測行業政策匯總
為了保證我國水質監測體系健康有序,國家層面發布了眾多政策規劃來規范和促進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快速發展。在國家政策規劃的引導扶持下,我國水質監測行業向陽而行。
——國家層面水質監測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2020-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將在全面深化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基礎上,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拓展,構建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估體系。
在地表水環境監測方面,根據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需求,統籌流域與區域、水域與陸域、生物與生境,逐步實現水質監測向水生態監測轉變。“十四五”期間,國控斷面數量從2050個整合增加至4000個左右。
在海洋環境監測方面,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構建覆蓋近岸、近海、極地和大洋的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十四五”期間,國控點位數量優化至1400個左右。
在地下水環境監測方面,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分類的思路,構建重點區域質量監管和“雙源”(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地和重點地下水污染源)監控相結合的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體系。形成多層次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覆蓋全國主要水文地質單元、主要流域、主要平原盆地和80%以上地級城市,逐步掌握全國地下水水質總體狀況和變化趨勢。
3、各省市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水質監測行業政策匯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總體指導思想、《“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的具體規劃以及中國水質監測行業的的切實需求,各省市也發布了眾多關于水質監測行業政策規劃,為區域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發展提供引導與扶持。
——31省市水質監測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根據《生態環境監測綱要(2020-2035)》的總體規劃目標,各省市也根據區域切實需求,發布了相關發展目標,為區域水質監測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水質監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水質監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水質監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水質監測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