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科技工業園區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高端化、多功能化、特色化發展【組圖】
中國主要工業園區:中關村科技園、蘇州工業園區、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等
本文核心數據:建設規模、分布區域、運營效益、發展趨勢
科技工業園區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等
科技工業園區泛指以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依托,集中進行高技術、新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的新興產業區域,其主要功能有孵化創業、研發創新、產業生產、總部經濟、居住等,對應于主要功能科技園區內存在孵化器、研發中心、標準廠房、總部基地、公寓等多種物業形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技園區的功能將繼續擴展和延伸,物業形態不斷創新發展。
科技工業園區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大學科技園、科技城等發展類型。
科技工業園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
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建立各類國家級開發區,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等。2003年,由于經濟相對過熱,各地出現了大量不顧實際條件、盲目設立的各類開發區,因此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暫停審批各類開發區的緊急通知》,省級開發區升級工作自此暫緩。2003年-2008年,各類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基本保持穩定。
從2010年開始,我國積極推進國家級開發區升級工作,各地方政府也高度關注國家級開發區的審批動向,當年新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5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26家,是自設立國家級開發區以來新增數量最多的一年。在國家級開發區的帶動下,各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省市級開發區的建設,我國開發區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擴容發展。近幾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基本保持穩定。截至2021年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數達168家。截至2020年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數量為217個。初步統計,截至2021年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數量為230個。
注:除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外,其它類型科技工業園則未有詳細公開統計資料,因此以高新技術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代表分析我國科技工業園發展情況。
科技工業園區主要分布于東部沿海地帶
從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域分布來看,主要有三個特點:①從三大地帶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部分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帶,主要包括廣東、遼寧、山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②從城市規模來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多集中于特大城市;③從所在城市的開放程度看,廈門、汕頭、珠海、深圳等經濟特區設立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多數都已設立開發區。
受益于國家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西部地區開發區發展迅速。受益于政策、成本以及發展潛力,中西部地區開發區投資以及開發規模增速遠遠超過東部地區。
截至2022年1月20日,江蘇省、廣東省和山東省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數量最多,江蘇省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最多,江蘇、廣東和山東三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合計占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數量總和的比重為26.19%。
截至2022年1月20日,江蘇省、浙江省和山東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數量最多,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分別達到了27家、22家和16家,數量合計占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總和的比重為28.26%。
科技工業園區運營效益持續提升
隨著全國高新技術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的不斷增加,區內經濟總量不斷擴大。2017-2020年,國家級高新區運營效益實現連續提升,至2020年,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營業總收入達到41.8萬億元,同比增長8.29%。2021年1-9月份,169家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3.9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國家高新區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7.9%,較上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
2020年,全國217家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11.6萬億元,同比增長6.4%,增幅高于同期全國平均水平(2.3%)4.1個百分點,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1.5%。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實際使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同比均保持增長(6.4%、10.9%、2.8%、2.3%、17.5%)。西部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區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稅收收入同比增幅較大。初步統計,2021年,全國國家級經開區地區生產總值達12.3億元。
科技工業園區高端化、多功能化、特色化發展
在工業產業進入新一輪結構調整時期,國家鼓勵產業鏈向高端發展,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科技園區發展有望加速;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園區紛紛向高端制造業與服務業轉型;在區域分布方面,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利于各區域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省市整合相關資源,快速促進產業集群,形成后發優勢。此外,經開區、高新區分別呈現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發展、形成具有各自優勢和特色的支柱產業的發展趨勢。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市場前瞻及轉型升級對策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工業園區建設與運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