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為全球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印度首都怎么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馬歡 來源|時代周報(ID:timeweekly)
11月12日-11月16日,印度迎來了本年度最盛大的節日——排燈節。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還會燃放煙花爆竹,人們期望光明驅逐黑暗、善良戰勝邪惡、智慧擊敗無知。
然而,在節慶的狂歡之下,印度本就嚴峻的空氣質量問題,雪上加霜。
12日當天晚上,濃濃的煙霧籠罩著首都新德里,午夜過后,仍不時傳來煙花爆竹響聲,空氣中彌漫著厚重的硝煙味。
追蹤空氣質量的瑞士組織IQAir的數據顯示,印度首都新德里的空氣質量指數在11月13日一度達驚人的420點,位列全球十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首。
除了新德里,還有兩座印度城市在排燈節期間躋身這個榜單。分別是印度金融中心孟買(排名第六,AQI為157),東部的加爾各答(排名第七,AQI為154)。
用印度媒體的話形容,這里的空氣質量“已經上升到威脅人類健康的程度”。
美國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EPIC)的研究也表明,自2013年以來,全球空氣污染中的增量,近6成來源于印度。
當地的醫療工作者們表示,每天在這樣的空氣中生活,相當于吸25-30支香煙。人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污染物中會刺激皮膚和眼睛,可能導致嚴重的神經、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增加死亡風險。
印度政府有何解決辦法呢?
一
“空氣末日”
霧霾給印度首都鍍上了一層灰蒙蒙的褐色濾鏡。
瑪卡一家在新德里已經居住了十幾年,她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空氣狀況是如何越來越糟的。
“每到這個季節,整座城市都被黑暗的霧氣籠罩,”瑪卡說,“那場景仿佛時刻提醒我們,正生活在空氣末日之中。”
一名孕婦干脆用膠帶封住了家中所有窗縫,并全天開啟空氣凈化器;一位父親想為孩子尋找空氣凈化器,但整座城市都在缺貨。
據路透社報道,一位花店的店主說,這段時間室內綠植的銷量翻了一番。
擁有3300萬多萬人口的新德里,近年來連續4次被評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首都。根據IQAir提供的數據,全球10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有63個在印度。
由于當地風速小、降水少,車輛尾氣、工業生產、建筑粉塵、焚燒農作物殘渣所帶來的污染物難以散去,新德里常年處于嚴重污染水平,PM2.5濃度也一度為安全上限的7倍。
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員會稱,新德里今年10月份的污染水平,是2020年以來最嚴重的。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發布的報告還指出,新德里居民由于空氣質量問題,壽命可能會縮短11.9年。
盡管印度政府早早就勸導民眾在排燈節期間不要燃放演化爆竹,同時也下令取締販賣爆竹的攤販,但不少民眾仍然無視這一禁令。
排燈節傍晚,新德里街頭就傳出爆竹聲響,入夜后更加密集,夜空也不時被煙火照亮,還有民眾自制的小型天燈,空氣彌漫硝煙味。
據新德里當地的消防局通報,排燈節以來,一晚上就接獲208通火警報案電話,其中至少有22件與民眾燃放爆竹與煙火有關。
許多民眾表示失望,他們認為當地執法部門未嚴格執行煙花禁令。
瑪卡的鄰居計劃明年舉家搬遷,因為孩子不能適應這里的空氣環境,已經出現呼吸苦難的癥狀。“這里的空氣污染不只危險和可怕,我認為留在這里,對我們孩子的未來而言,并不公平。”鄰居說。
二
政府出手
為了解決空氣問題,印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措施效果有限。
在這一次排燈節來臨之前,新德里市政府從11月3日開始就要求全市所有小學停課,同時還要求建筑工地停工,私家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并多次呼吁民眾不要燃放煙花爆竹。
印度最高法院也于11月7日宣布,禁止新德里周邊各邦農民焚燒農作物秸稈。
然而,這些舉措似乎沒有什么用,仍有不少民眾無視政府的禁令,在空氣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繼續燃點煙火及蠟燭等慶祝。
據當地媒體報道,一些印度教徒對排燈節禁令感到不滿,認為這是試圖干擾他們慶祝宗教節日。
醫護人員也在抱怨,他們表示,大批市民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更有甚者有生命危險。
新德里一間醫院的高級顧問迪帕克表示:“醫院內的病人正在遭受痛苦。作為一個社會,我們還不了解清潔空氣的價值。”在他看來,排燈節期間空氣質量只會比平時更糟糕,燃燒煙花所產生的煙霧,可能會導致眼睛發癢和喉嚨發炎。
為了治理空氣,新德里有兩座“煙霧塔”,每座耗資200多萬美元。所謂“煙霧塔”即帶有巨型風扇的空氣凈化系統,每秒可過濾1000立方米的空氣,但研究表明,它們只能凈化周圍幾百米內的空氣,對整座城市來說基本沒有什么效果。
印度政府甚至想用人工降雨來解決空氣問題。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新德里政府已經考慮引入人工降雨技術,帶走籠罩在首都上空的顆粒物。他們計劃在多云的情況下撒播碘化銀,借此催化云層中的冷水滴,凝固成冰晶,最后滴落成雨。
目前,這個人工降雨方案已經提交給印度最高法院,如若通過且天氣條件允許,將在11月20日或21日實施。
但科學家們對于該方案的有效性仍存在疑問。在不少專家看來,如果不切斷污染源,人工降雨的方案治標不治本。
“這根本不是一種解決方案,而只是一種暫時的緩解措施。”新德里科學與環境中心研究員阿維卡爾說。
很多觀點認為,新德里的空氣污染與周邊農民燃燒農作物有關系,但專家們認為,還有不少其它污染源一直得不到足夠的重視。
阿維卡爾表示,即使在空氣最糟糕的日子里,農作物燃燒產生的煙霧也只占首都污染的三分之一左右。停止農田焚燒并不能使煙霧消失,因為周邊地區還有其它污染活動,包括燃煤發電、磚窯、垃圾焚燒、家庭使用木材和木炭做飯等等。
印度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分析師達希亞也表示,其實在過去五年里,新德里周邊地區燃燒麥稈的情況已大幅減少,但由于人口增長,包括建筑施工和低效爐灶在內的其他污染源正變得更加嚴重。
達希亞舉例稱,新德里周邊運營的發電廠本應安裝污染控制裝置,但由于執行不力,大多數發電廠根本沒有安裝。
早在2019年,印度政府就啟動國家清潔空氣計劃,提出到2024年,將102個空氣質量不達標城市的空氣污染水平,在2017年基礎上降低20%至30%。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缺乏更好的監管和規劃,印度首都及其周邊的空氣狀況看不到任何明顯改善。
“我最擔心的是,有生之年再也看不到一個沒有霧霾的首都了。”阿維卡爾說。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時代周報(ID:timeweekly),作者:馬歡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