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六)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1、探索建立公立醫院管理新體制
明確政府辦公立醫院職責,把公立醫院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突破口,設立東莞市市屬公立醫院管理中心(以下簡稱“醫管中心”),承擔舉辦市級公立醫院的職能。將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慢性病防治院、市新涌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石龍人民醫院、太平人民醫院及以后市財政投資新建的市屬公立醫院人、財、物劃歸醫管中心實行一體化管理。醫管中心對市屬公立醫院的國有資產實施監督管理,履行出資人職責,接受市衛生部門的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積極探索鎮街公立醫院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形成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運行機制。探索建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明確院長職責,逐步推行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實行全員聘任制和崗位管理制度,建立以服務質量、服務數量、服務能力、醫德醫風和群眾滿意度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開展全成本核算和病種組群成本核算,控制成本和提高運行效率。
2、科學整合全市醫療資源
優化衛生資源布局和結構,增強衛生事業發展的整體性和均衡性,啟動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規劃,按照控制總量、優化布局、均衡配置的原則,科學制訂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實現醫療資源配置城鄉結合、上下結合、急慢結合和防治結合,并確保醫療衛生用地布局符合城市(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求。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的原則,要求大型公立醫院控制單體規模,改善病種結構,提升質量效益,同時根據區域衛生規劃的要求,積極探索在有條件的鎮街按照三級標準建設區域中心醫院。
3、建立可持續的政府投入和補償機制
進一步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服務、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政策,市屬公立醫院由市財政承擔,片區醫療中心由市鎮兩級財政按比例承擔,鎮街公立醫院由鎮街財政承擔,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合理確定公立醫院的數量和布局,嚴格控制建設標準、規模和設備配備。公立醫院的歷史債務按照控制新債、鎖定舊債、明確責任、分類處理、逐步化解的總體要求,由同級政府制定債務清理化解方案,逐年解決。公立醫院不得自行貸款、集資、社會籌資進行建設和超標準購置大型醫用設備,所有的籌資行為應報同級政府批準。逐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使其體現醫療服務的合理成本和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在破除“以藥補醫”的實施中,要通過不同渠道落實對醫院的補償,同時不能增加群眾負擔。
4、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以醫院等級評審為契機,對照衛生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和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嚴格執行疾病診療規范和病種質量管理,健全質量管理制度,深入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和優質護理服務,提高危急重癥診治水平。積極推進預約診療、雙向轉診服務和遠程會診服務。實施醫療技術和手術分級管理,縮短住院日。認真執行患者安全目標,扎實開展醫療質量績效考核。
5、抓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以建立公立醫院管理新體制、科學整合片區醫療資源、建立可持續的政府投入和補償機制、全面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重點,制訂有東莞特色的改革試點方案。指導各試點醫院根據本院本地區實際出臺試點實施方案。及時總結評估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經驗,向全市公立醫院推廣,到2015年,爭取取得突破性進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