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市場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組圖】
目前,在“兩票制”的影響下,純銷和調撥業務兩極分化,純銷業務得到快速增長,而調撥業務急速下降,導致行業銷售增速進一步下滑。并且,此模式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資金周轉壓力,行業并購整合趨勢明顯,使得零售企業連鎖率和集中度提升。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實施及資本的推動,未來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2018年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市場格局
純銷業務占比進一步提升,藥品銷售增速繼續回落
“兩票制”加大分化純銷和調撥業務,自2017年”兩票制“試行以來,直銷模式銷售占比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提升,2017年全年純銷模式占比達63.4%,較前期增加近5個百分點。預計2018年規模以上流通企業純銷業務加速增長,占比進一步提升至65.2%,而調撥業務繼續調整,占比下降為34.8%。
在"兩票制"影響下,醫藥流通企業作為上游供應商的經銷/代理商,將采購的商品銷售給其他醫藥流通企業、連鎖藥店這類調撥模式難以為繼,使得行業銷售增速進一步下滑。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8%,增速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預測2018年,全國藥品銷售增速繼續回落,但總體規模持續增長。
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大,零售企業連鎖率和集中度提升
醫藥流通企業不僅需要以較高的資金成本購置藥品或器械進行流通銷售,還面臨醫院嚴重拖欠款項的問題。“兩票制”下行業整體增速下滑,且此模式下企業面臨更大的資金周轉壓力。2017年我國上市的醫藥流通企業應收賬款天數高達99.44天,導致大量企業的應收賬款比例過高,企業承受較大的資金壓力,大量企業只能通過并購整合得到資金支持。
例如必康股份,自2017年起,利用“兩票制”的政策契機和多年的工業積累,通過并購河北潤祥和河南百川,快速構建自身的商業體系,并在2018年連續出手投資控股6家區域商業公司,覆蓋了包括河南、河北、江西、湖南、青海、廣西等多個省市。
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部分中小型藥店被迫轉型,選擇被大型企業收購或退出市場,有利于藥店連鎖化經營,從而降低成本。據商務部數據,2018年全國藥品零售連鎖率預計達到51.2%。另外,從全國藥品零售企業銷售額來看,前100位企業占全國比率上升至30.8%,30家區域零售連鎖企業占全國比率上升至13.0%,6家全國龍頭企業占全國比率上升至12.7%。可見,我國藥品零售企業集中度逐步提升。
未來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目前,在“兩票制”的影響下,純銷和調撥業務兩極分化,純銷業務得到快速增長,而調撥業務急速下降,導致行業銷售增速進一步下滑。并且,此模式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資金周轉壓力,行業并購整合趨勢明顯,使得零售企業連鎖率和集中度提升。隨著國家醫改政策的實施及資本的推動,未來我國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藥品流通行業發展進入結構調整期
隨著國家各項醫改政策的相繼發布實施,藥品流通行業將進入結構調整期。未來幾年內,在政策驅動下藥品流通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全國性藥品流通企業跨區域并購將進一步加快,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也將加速自身發展;規模小、渠道單一的藥品流通企業將難以為繼,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資本成為改變藥品流通行業格局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在資本的推動下,藥品流通企業正在由傳統的增加產品、拓展客戶以及開拓新店等內生式成長方式向并購重組的外延式成長方式轉變,行業競爭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一些大型醫藥產業集團分拆流通業務板塊單獨發展,或通過并購進入藥品流通行業,并逐漸作為主營業務進行開發;一些區域性批發企業為了滲透市場終端,不斷向下游零售企業拓展;還有一些藥品流通企業借助資本力量收購上游的中藥飲片、制劑等生產企業,不斷強化自身供應鏈優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藥流通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醫藥流通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醫藥流通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