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沖擊下線上業態迅速形成
2020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全球藝術品市場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上半年,線下活動大多被取消,中國藝術品市場也一度陷入“停擺”狀態。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短暫的適應與調整后做出應對,線上資源被迅速激活,無論一級市場的藝博會、畫廊,還是二級市場的拍賣,均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線上化,網絡的力量在2020年上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
拍賣成交額下降,成交率突破80%
受疫情沖擊,拍賣企業征集和拍賣活動受到極大限制,減量提質和網絡拍賣成為了拍賣企業應對環境變化的兩大戰略。2021年3月,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發布《2020年全國十二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評述》,評述以北京保利、中國嘉德、華藝國際(北京)、西泠拍賣、北京榮寶、中貿圣佳、上海朵云軒、上海匡時、廣東崇正、北京誠軒、北京翰海和北京華辰(按公布成交額排序)12家拍賣公司為樣本,通過對其春秋兩季大拍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反映2020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基本趨勢及情況。
就12家公司而言,2020年共舉辦文物藝術品拍賣專場324個,上拍49567件(套),成交40247件(套),成交額189.85億元。較2019年,拍賣專場減少83個,上拍量下降31.71%,成交量下降25.58%,成交額下降3.39%。
從成交率看,數據顯示,2020年,雖然12家公司上拍量減少31.71%,但成交量僅下降25.58%,成交率高達81.20%,較去年提升6.7個百分點,創近十年最高。
拍品均價升至47.17萬元,高價區間持續上升
2020年度,雖然12家企業成交量大幅下降,但成交額波動并不大,并且高價拍品數量還有所增加,因此,將年度拍品均價從去年的36.34萬元/件(套)推升至47.17萬元/件(套),在連續兩年下降后實現反轉,達到2012年以來的最高點。
2020年度,12家公司成交100萬元以下拍品數量為37589件(套),占比93.4%,較上年下降1.29個百分點。100(含)萬元至1000萬元區間成交拍品2393件(套),占比5.95%,較上年提升1.06個百分點;1000(含)萬元以上成交拍品265件(套),占比0.66%,較上年提升0.23個百分點。
線上業態迅速形成,網絡拍賣成交額超12億元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拍賣節奏,行業幾乎被按下了暫停鍵。在此情況下,中拍協藝委會迅速反應,于2020年2月13日向全行業發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開展網絡拍賣的公告》,攜手相關網絡平臺、科技公司、物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費用減免、活動組織等不同方式支持眾多拍賣企業通過自建系統或第三方平臺開展拍賣活動,溝通協調相關政府部門簡化文物拍賣標的審批程序,先后支持在藝、易拍全球、雅昌等平臺組織大型線上活動,加快研究網絡拍賣業務規則與規范。
對于拍賣公司而言,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它們的線上化轉型的步伐明顯加快。國內藝術品拍賣的線上化實際上在這兩年也有了明顯的提速。根據拍協統計報告的數據,2019年網絡拍賣由2018年的1128場增加到了1589場,同比增長了40.87%,成交額7.61億元,同比下降了0.67億元。2020年網絡拍賣的成交額會有質的飛越。
嘉德拍賣從2015年就開展了網絡拍賣業務,迄今網絡拍賣的成交額累積達到5億多元,但其中有4.2億元是在2020年完成的,占比高達84%。
一年來,西泠、嘉德、保利、榮寶、華藝、中貿、嘉禾、朵云軒、銀座等諸多拍賣企業網拍業務得到快速增長并已成為常規性拍賣活動,年度內網絡拍賣成交額保守估計超過12億元,一個嶄新的線上拍賣業態迅速形成。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拍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拍賣行業背景;中國拍賣行業運行環境;國內外拍賣行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研;中國公物及其他拍賣市場調研;中國重點區域拍賣行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