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
(二)發展優勢
新疆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有利于加快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為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實現光伏產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擁有充裕的石英硅礦資源,有利于制造高質低價的晶硅材料。新疆北疆沿阿勒泰山、天山一帶擁有豐富的石英硅資源,僅在準噶爾地區探明的儲量就達1.2億噸,品質達95%以上,為生產優質多晶硅提供了原料保障。光伏產業鏈中所需的輔助原料,如液氯、燒堿、石油焦、碳化硅砂等資源新疆都能提供,且具有高質低價的競爭優勢。
2、擁有能源資源的比較優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光伏產業競爭力。當前,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的60%以上來自硅材料及制成的太陽能電池。而硅材料制備、提純和硅片生產這一過程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僅硅提純加工就占整個太陽能電池產品最終價格的56.2%。該行業高載能特性明顯,為新疆發揮能源資源的比較優勢,形成“煤—電—硅—太陽能光伏集成應用”循環經濟產業鏈,大幅度降低光伏應用成本奠定了基礎。
3、具備豐富的太陽能輻射資源,有利于光熱和光能資源的深度開發與應用。新疆水平表面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在5300—6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間,年峰值日照時數在1600—2200小時之間。新疆太陽能資源按區域分布,東疆地區年總輻射量為64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時數2100小時。南疆地區年總輻射量為59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時數1700小時。北疆地區年總輻射量為5300兆焦耳/平方米·年,年峰值日照時數1600小時。太陽能光熱和光能資源優勢明顯。
4、擁有廣闊的荒漠土地資源,有利于建設大型太陽能電站。新疆幅員遼闊,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而其中大部分為荒漠、戈壁灘,地勢平坦,適合大規模鋪設太陽能光伏陣列,僅新疆荒漠戈壁的土地面積每年接受的太陽輻射能相當于4×103億噸標準煤。新疆廣闊的荒漠土地資源為形成巨大、潔凈的光伏電力資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5、具有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有利于建設面向中西亞的光伏產業基地。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和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要塞,是我國面向中亞、西亞、南亞以及歐洲開放的橋頭堡。新疆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而且中西亞太陽能光伏產品及應用市場需求年均增速20%以上,在新疆建立產業基地不但有利于開拓周邊國家市場,而且有利于開展面向中西亞的集成應用與服務,形成能夠吸納和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發展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
6、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有利于資源能源優勢向高附加值的產業優勢轉換。初步測算,多晶硅材料約占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的37%,而電力成本又占多晶硅成本的30%以上。若形成1萬噸多晶硅加工產業鏈,就要消耗200萬噸煤炭和近10萬噸的石英巖礦。而1萬噸多晶硅轉化后產品的運輸量僅相當于轉化前資源運輸量的1/200,可極大緩解新疆運輸的“瓶頸”問題。是原子流向電子流轉換、實現由“原字號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發展的一條戰略路徑,對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面臨形勢
1.太陽能光伏產業從爆發期開始轉入調整期。“十一五”以來,受發達國家鼓勵使用太陽能產品等政策的拉動,全球太陽能電池消費量年均增幅超過40%,太陽能光伏產業處于爆發增長期。但隨著發達國家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下調,特別是補貼政策的減弱,促使太陽能光伏產品價格逐步回歸理性,直接減慢了光伏產業市場需求擴張的步伐。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并網接入與運行管理難的問題,也一定程度影響其大規模應用。“十二五”全球光伏產業市場將呈現量增價減、平穩增長的調整趨勢。
2.太陽能光伏發電在電力結構中占有地位逐步提升。太陽能是保證人類能源需求的重要的可再生能量來源,其潛在資源120000太瓦(1太瓦=1012瓦),實際可利用資源高達600太瓦。統計顯示,我國現有大約400億平方米建筑面積,可利用面積安裝屋頂光伏電站至少100吉瓦。我國大片的荒漠土地資源,若1平方公里土地安裝5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站,1%的荒漠即可安裝500吉瓦,年發電量是中國當前電力消費總量的兩倍多。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在電力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
3.技術進步成為推動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由于世界各國加快太陽能應用技術的研發,技術進步不斷加快,降低成本仍是產業主題,太陽能電池及光伏系統的成本持續下降并逼近常規發電成本,從硅料到組件以及平衡部件等均面臨快速降價的市場壓力。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使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發電成本降低7%左右。另外,硅料生產工藝不斷進步,硅片厚度持續降低,規模化生產和大規模應用也對降低光伏發電成本起到重要的作用。
4.國內市場快速啟動將為光伏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隨著國內光伏上網電價的出臺,著力保障能源供應、建設低碳社會、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實施,國家初步規劃,“十二五”末,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500萬千瓦,同時,我國將建設100個新能源城市和1000個新能源園區,再加上農業、旅游、交通和軍事等領域的應用,光伏產業面臨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